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说:“想要人造船,不是给他木板、锤子和钉子,而是唤起他对辽阔大海的渴望。”
一,通过推荐阅读环节,调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在这节课的开始,请同学来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时,五个自然段,她却偏偏指名了三名同学来读,剩下两个自然段,请第三名同学推荐一名同学来读第四自然段,还要问问推荐的理由是什么?再由第四名同学再推荐一名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请她来读第五自然段。面对这个被推荐了,却不爱发言的孩子,文丽老师这样说:你看这么多同学都想争取这次的机会,她把机会给了你应该对她说些什么呢?这时,这名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很顺利地完成了这次朗读,当五位同学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完了全文,这时及时表扬:同学们,我们同在一个集体中学习就应该互相欣赏,互相帮助。这样看似简单的推荐却把尊重、互助的人文精神,和谐的课堂气氛营造出来了,调动起了每个孩子的积极性。
二,在语文教学上,重视培养学生语感的表达。如问:五彩池到底在哪里,谁能从课文中找到原句读给大家听,读的时候给你提个建议,要求要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听清楚,五彩池到底在什么地方。当学生读“没想到今年夏天去四川松潘四川松潘旅行,在藏龙山上,我真的看到了,像瑶池那样神奇的五彩池”这句时,又问听清楚五彩池在哪里了吗?有意识地强调四川松潘和藏龙山这两个词语,接着又重音放在“真的”和“像瑶池一样神奇”这两个词语,强调神奇到底神奇在哪里?针对同学们的朗读她及时表扬:你说的真好,我把它写在黑板上,看来同样的一句话不同读法就会表达出不同的感受,你们自己来试一试。她两次范读,分别突出了“真的”和“像瑶池那样神奇”,既注重了语感中的语境、语情,让学生在自由读中又紧紧扣住“神奇”,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
三,在阅读教学中王老师讲求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怎样文本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呢?这节课在归纳总结了每一个重点段的内容之后,要下课了,为梳理全文后她却把课堂上整理出的词语利用起来,让学生创作一首小诗。如这是她课堂上和学生们的一段对话:
问:原来五彩池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如果我是一个画家,看到此情此景,如果我是一个画家看到此情此景我一定想把它――学生:画下来下来。问:如果我要是个歌唱家呢?生:唱出来。问:我要是个摄影师呢?生:拍下来。问:你们看我是谁呢?生:老师。问:那你们建议我该怎么做呢?生:讲出来。师:这个我已经做到了这个我已经做到了!生:把它写下来把它写下来!师:好啊,但是我不写文章了,我想邀请你们和我一起创作一首小诗行吗?为这样轻松的氛围中轻松完成读写结合的目标,把阅读教学推向高潮。既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进行了合作学习。
欣赏王文丽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总让我想起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说的一句话:“想要人造船,不是给他木板、锤子和钉子,而是唤起他对辽阔大海的渴望。”是的,假如我们真的对辽阔大海有无限渴望,那么我们也定能向这些小语届的大伽们一样,一定可以找到木板,找到锤子和钉子,建造一艘大船,带着学生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