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行动派️学习日记】
[打卡宝宝]:王燕
[打卡日期]:2019/3/10
[学习内容]: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
[学习笔记]:
核心内容
第一,如何打造创意作品:皮克斯坚持的最重要的原则是讲好故事,故事为王。当品质和效率发生冲突的时候,会把品质放在第一位。同时采用冰糕棍等量化机制为创意工作设限,提高效率。
第二,如何持续地输出创意作品:一方面,皮克斯努力建立一个鼓励创意迸发的交流环境,建立了很多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比如智囊团、点评日等等。另一方面,保证部分项目的独立性,培养新人、保护创意,不断扩展公司的创意储备。
第一部分,皮克斯如何打造创意作品
皮克斯的作品故事都非常有趣,比如《寻梦环游记》,讲一个墨西哥小男孩在亡灵世界的冒险故事,主打温情牌,好多人被感动哭了。
比如《怪兽电力公司》,怪兽世界用小孩的尖叫声来发电,这个创意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再比如《头脑特工队》,整部电影一个大反派都没有,就是一群代表不同情绪的小人儿在我们的大脑里蹦蹦跳跳……
如果你要问皮克斯的员工,他们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他们一定会回答,讲好一个故事。虽然皮克斯很擅长三维表现技术和动画造型,但跟故事比起来,这些都没那么重要。
这就是皮克斯打造创意作品最重要的原则:故事为王。
遵从这一原则,皮克斯的总裁卡特姆找到了约翰·拉塞特。拉塞特是一位来自迪士尼的故事天才,总是沉溺在自己幻想的世界。拉塞特的创意总是剑走偏锋,过于前卫,所以在迪士尼总是不被看好。而卡特姆正是看中了拉塞特的天马行空,邀请他入伙,俩人一拍即合。从此,皮克斯就像开了挂,总能化腐朽为神奇。
他俩联手打造的一个经典案例,就是《玩具总动员》系列动画。迪士尼委托皮克斯做了第一部,效果很好,于是他们决定制作《玩具总动员2》。按照迪士尼的惯例,这部影片只是个用来赚钱的续集,直接发行DVD就成。DVD利润丰厚,而且不上院线的话,质量就可以打折扣,以此控制成本。皮克斯想,那也行,于是派了两名年轻导演执导,项目进行了一年,小样出来了。迪士尼高层看了,觉得还不错,作品已经完全符合DVD市场的定位了。但皮克斯却过不了自己这关,坚决要求让影片回炉,重写剧情,而且坚持做院线电影,在品质上绝不妥协。当时离交片日期只剩下8个月,按工作量算,18个月都做不完啊,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皮克斯还是立马重新分配导演、修改剧本,简直像做了一次心脏手术。
所以,无论你的技术多牛,场景多好看,都没有讲一个好故事重要。皮克斯内部还约法三章,他们制作的每个系列动画,都必须有新故事可讲。否则,即便这个系列再成功、再赚钱,他们也不再制作新的续集。
所以,想要故事有独创性,就必须从安乐窝中爬起来,敢于与不确定性为伍。永远对计划外的事情做好准备,才能将作品往更好的方向推进。但追求品质,并不等于无限拖延,为了提高效率,皮克斯也有自己的方法,那就是为工作设限。
第二部分看看皮克斯如何通过制度管理,持续稳定地输出创意。
说到创新公司的核心战斗力,那必须是人。有优秀的团队,才能有好的点子;有好的团队管理制度,才能把好点子长期积累下来。皮克斯一直把自己的任务看得很明确,它必须要提供一片沃土,让大家可以更轻松地交流,激发更多更好的创意。
我们来看看迪士尼的做法。迪士尼的每个作品样片出来后,都会收到三份点评,一份来自开发团队,一份来自工作室的负责人,还有一份来自迪士尼的CEO。所谓点评,其实是个硬性的任务清单,制作团队需要对每一条建议都做出修改,并打钩。
那皮克斯又怎么为员工创造一个自由、平等的创意交流环境呢?
皮克斯的方法是设立创意智囊团,对作品进行有效的反馈。智囊团聚集了8位皮克斯最会讲故事、最懂电影制作的大拿。每次有新的动画小样了,智囊团就会聚到一起头脑风暴,为作品出谋划策。刚才我们说,迪士尼需要CEO的反馈,但皮克斯的老板乔布斯非常强势,说一不二,谁也不敢跟他讨论创意。皮克斯怎么办呢?就是从来不让乔布斯参加智囊团的会议。如果乔布斯出现在智囊团的会议上,搞不好整个气场都变了,会让人不敢说实话。因此,卡特姆早早跟乔布斯明确了这个“禁令”,坚决为皮克斯营造坦诚的氛围。
除了智囊团,皮克斯还设置了审片会、事后讨论会、点评日等各种反馈机制,就是要鼓励大家说真话、听真话。
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言,皮克斯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提前好几个星期就开始做准备。第一年点评日之前,他们收到了4000多封邮件,从中选出了120个话题用于点评日的讨论,还得保证会场上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意见。
这就是皮克斯能持续输出创意的第一个方法,在管理上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无论是智囊团还是点评日,目的都是让员工们不用战战兢兢地争取上级的认可,而是能轻松自如地交流想法。当每位员工都把自己的想法跟别人的加起来,就能产生更好的创意、更好的作品、更好的公司。
你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实验项目,包括前面提到的“孵化培育计划”,都比较独立,跟皮克斯的主体团队是平行的关系,即使失败也不会对动画长片有太大影响。在创意人才管理上,卡特姆的策略是为新人、新团队设置相对独立的实验项目,让他们在这里得到检验与锻炼,而不是一上来就让他们被效率和利润追着跑。
这就是皮克斯持续输出创意的第二个方法,设置相对独立的项目来保护创意、引导新人,为皮克斯积攒能量。
总结一下,皮克斯持续输出创意的能力,第一靠智囊团和点评日等反馈机制,让大家可以坦诚、平等地交流,不断激发创意、优化创意。第二,为新人、新技术设置相对独立的实验项目,最大可能保护创意,持续为公司造血,带来活力。
[坚持习惯]:
读书+10000步+破认知障+精减
[今日感悟]:
如果非要在效率和品质之间二选一,皮克斯选择的是品质。
尽早敲定剧情,提高制作效率,增加产量,这个想法没有错,但这不是皮克斯追求的目标。创造伟大的作品才是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