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英雄回家 汲取精神力量
2014年1月,中韩双方达成共识,决定每年组织实施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截至去年,共迎回8批825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今天,第九批8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回到祖国的怀抱,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时,由歼-20为运-20护航,以“双20”列阵长空告慰革命先烈,以大国重器接英雄回家,向英雄致敬。半个多世纪埋骨他乡,英魂终归故乡。
致敬英雄,涵养信仰情怀。异国疆场、茫茫雪原、坑道高地…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的条件下无数的英雄将士浴血奋战。毅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用胸膛堵住枪眼、为战友冲锋开辟通道的黄继光,严守潜伏纪律、忍受烈火焚烧直至壮烈牺牲的邱少云,零下40摄氏度被冻成“冰雕”仍保持战斗姿态的年轻战士…在那个战场,志愿军战士这样的壮举比比皆是。也正是他们的英勇顽强,打出了新中国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粉碎了敌人不可战胜的神话。一个民族的精神,在这场生与死、血与火的战斗中凝聚升华。是信仰坚定他们的方向,是信仰的力量让他们一路披荆斩棘、无所畏惧,新时代的广大党员干部也应当身先士卒、坚持奉献、不怕牺牲,在努力、付出、奉献中发挥作用、彰显价值,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铭记英雄,永葆初心使命。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正义之战、爱国之战。面对严重威胁,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选择忍辱退让,而是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决策。正如毛主席所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场仗是为了保家卫国,是为了我们所有的子孙后代而打的,因为他们选择了战争、因为他们付出了牺牲,才有了我们的和平、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岁月变迁,沧海桑田,今天的我们虽无法亲身感受革命年代的艰辛困苦,但是,无论生活如何富足,日子如何太平,我们都不应忘记那些历史,不能忘记那些在战争中甘洒热血、舍生取义的英烈们。我们将永远铭记,曾经,是谁向着硝烟深处奔去,多少个无畏的背影消失在夜里,换来晨曦。新时代的我们要以“他”赤诚之心守己之初心,无论他人如何改变,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不要忘记自己为何“出发”,始终保持初心不移、信念坚定,永远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前行,在“小我”的行进中努力实现“大我”。
学习英雄,强化责任担当。在电影《长津湖》《水门桥》中,我看到志愿军战士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地、不屈地战斗着,即便环境条件恶劣,他们仍像“打了鸡血”一样,不知疲惫、不惧困苦、不畏艰险地向前冲,只为完成任务,只为战胜敌人,哪怕牺牲一切也在所不惜。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故事依然年轻,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有一场战争叫抗美援朝,有一次战役叫上甘岭,有一些“星星”叫罗盛教、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那些叫不上名字的星星们同样耀眼。他们为国为民、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火炬正在传承,即使跨越时空,仍在我们的身上发光。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英雄是明亮的照明灯。英雄昂扬,滋养奋斗。面向新时代,站在新征程,我们更需要在英烈身上汲取智慧与力量,大力弘扬英雄精神,积极践行英雄精神,用不懈的奋斗彰显责任担当,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非凡的成就,永做忠诚担当的“志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