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360百科中搜到的“炸毛”的解释,既形象又有趣。
由于漫画中常出现人物受到惊吓或者发怒或者预知危险时,将人物表现为头发根根竖起状态,"炸毛"一词也可以用于形容人。一般是指人受一点点刺激后情绪容易出现较大波动有很强烈反应,换而言之就是"不淡定"。
"炸毛"引申义应用比较多,也常用来形容人比较得意,忘乎所以,很嚣张的样子。
反义词:顺毛
顺毛,一般会说顺着毛摸,原指顺着动物的毛摸的话动物会很舒服,引申义是顺着别人的脾气投其所好,比如顺着老板的毛摸。 就是毛顺着向一个方向,不乱。
2.女儿和我的“炸毛”,如火山爆发,来势凶猛。
女儿晚上在做作业时,中间稍微休息一下,短暂的休息十分钟,对她来说,极其珍贵。
她要做她最喜欢的事之一:唱歌。
女儿:”妈,用一下你的手机,我唱十分钟的歌!十分钟后给你!”
我:“好,说话要算数哦!”
女儿笑着回答:”好的”。
十分钟到了,我推开她的房门,说“十分钟到了,手机该还我了!”
女儿不耐烦地说:”我把这首歌唱完!”
我从她的房间出来,五分钟过后,我再次进她的房间,问她拿手机。
女儿大声说道“等会!”
我也不甘示弱“手机还我!”冲到她面前,把我的手机一把抢回来。
她看着没录完的歌,狠狠地把耳机拔下来,气哄哄地把她房间门重重地关上并从里面反锁。
这样的场景,不知我们发生了多少回。
直到我听了桃子的思维课程,才意识到我的问题所在。
我开始学着“遇到问题,先想目标,用预设的解决方案来处理问题”。
方案一:事先和她约定,她唱歌已到预设时间时,我不主动去问她拿手机,延迟5分钟后,她主动把手机交还给我。
方案二:让她用电视上的App来唱歌。至于唱歌的结束时间,完全由她自行控制。我不再多提醒一句。我观察了一下,发现她完全可以做到她自己说的那个时间点结束。偶尔会有个小拖延,延后二三分钟。
我不说话,没有动作,只是默默地观察,反倒比任何的言语和动作,要管用。
3.炸毛的反义词是顺毛。顺着她的性格,脾气,会怎么样呢?
我现在的做法,就是顺着她的想法来做。她可以唱歌,她的时间自己安排。
观察下来,有的地方,还是需要我来督促。
比如:她学校里布置的作业,会有一个作业记录本。上面罗列了每个科目的作业,每做完一项,她会在上面打勾。
而当她在做外面补课机构的作业时,就有点不会自主安排。
基本上是上课的前一天才做完作业。为此,我提出她补课的作业,如果做不到当天完成,至少也要在第二天完成。
她入门测不理想的次数变多时,我会提醒她,该采取行动了,要做好复习和错题本归纳总结的工作。
因为我只提醒一次,所以是起作用的。她会听进去。会采取行动,开始认真复习,并做好错题本。
4.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我们该如何把毛捋顺?
我也会反思,为什么我们是最亲的亲人,却有时关系那么僵,明明就是一件小事,但总是不断重复上演。
其实都是一个主题:我的预期和现实不符,导致我发火。(我希望她是......,而真实的她是......)
桃子老师说:“情绪消失,有两个办法,要么情绪转移,要么问题解决。”“要想解决问题,先要想我的目标是什么,对方的目标是什么,我怎么做可以达成我们共同的目标。”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做的是闭上嘴,睁大眼。
这个年纪的孩子,他们不喜欢听家长讲大道理。大道理,他们觉得自己都懂。甚至有时讲的大道理,还要比家长讲的好!
所以我们要少说,少说,少说。
多观察,多观察,多观察。
看她晚上睡的太晚了,偶尔一次,没关系,不用提醒她。如果连着三天都晚睡,那我们就该提醒。
提醒的时候,做到一次提醒即可,并且是用平和的语气跟孩子讲话,而不是带着指令性的,命令性的,不耐烦的语气和她讲。
“炸毛”真的不重要,要炸就炸吧!重要的是炸完之后,一定要反思。哪些地方我可以怎么做,事情会变得好一些。这样,毛就会被我们捋顺了。“炸毛”的次数越来越少,也说明我们修练的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