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互联网时代,搜索力和学习力、影响力、判断力一样是必备能力之一。想要一个人活成一只队伍,就要懂得高效的联结需求和资源,搜索力就是这样一种在联合多种力量、多种维度的情况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那些善于利用搜索力的人,总是能够提高自己的眼界,发现别人的需求,对接不同的资源,从而顺利解决工作中、生活中、人生中大部分问题。
我学到了什么?
为什么要搜索;在没资源、没信息、没思路、没人帮的情况下搜索力给到你想要的一切。
两条线解析搜索力:
1、向内搜索→找到自己的内驱力→ 走出舒适区→ 拥有成长型思维→ 学会考试→ 升级认知→ 找到目标感→ 结果导向→ 给已有知识找到应用领域→ 遇到问题升级思维再重新搜索;
2、向外搜索:之前的经验是陷进 敢于提问 排除伪问题找到真问题 超级思考找到平凡工作的意义 个人成长 找到自己的价值 放大自己的价值 找到副业 用搜索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向内搜索:
一、搜索不仅是网上资源,是可以连接的一切资源
1、人际关系氛围强关系和弱关系,把人作为搜索引擎(指认识很多我们要找的那类人,比如:医院医导/门卫),想变成一件事,不一定是某个人,有可能是一类人-求一个人不如求一类人,举例买火车票;
2、关注和珍惜身边几类人① 内行型人物;② 联络员型人物;③ 推销员型人物(见重要人物之前要做功课)。把60%社交时间花在10%有价值人身上,30%时间给30%熟人,10%时间用来维护60%的人。
3、组织头脑风暴会议也是一种搜索,获得确认、建议、灵感,从而由旧知产生新知,新创意;
4、使用跨界思维: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要么大众化,要么特殊化,① 可以借用其他问题解决的经验就是深思也就是跨界,前提把握问题的痛点和底层逻辑;举例 锁屏-发邮件请客和催稿-受罚唱歌解决的本质。② 抽象思维需要想象力把具体的拆解成抽象的,或者把抽象的还原成具体的;举例 九段秘书工作法拆解;
二、明确目标:找到内心的真实渴望,发现内驱力,
1、自我认知的方式:① 与外界的互动;② 留意什么样的信息;③ 我们的决策方式;④ 选择怎样的方式生活。每个人对自己的了解没有想象中准确,称镜中自我,通过别人更客观准确的描述了解自己。
2、成长的空间永远来自于舒适区之外。人会放大自己对预期事情发生的概率-认知偏差-心理学发现。需要闹钟一样的助推,虽然不舒服叫醒你,但是要你做正确的事情。
3、温故知新-考试是向内搜索,用主动联结建立完整的知识链体系,找到知识之间的底层逻辑帮助大脑记忆。
向外搜索
三、问题驱动:知道自己向谁提问、怎么问、问什么、避免无效努力,
1、打造高效解决问题的搜索逻辑和思维提问是放下面子向高人搜求经验,好问题都是从蠢问题开始的。敢于思考表达或也要留白让对方思考;
2、如何提问:① 那个人比我问的更好? ② 那个人的问题好在哪里? ③ 下次我如何才能提出更好的问题?提问之前要有自己的基本观点,区分事实和意见,检索自己,培养先对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3、关于提问的角度:① 多问how如何多尝试,多实践,② 多问why为何,理解原因和初衷,③ 多问 why not为何不,尝试找到不同的方法,多和别人讨论,理解不同的思维和观点;
4、经验的边界也可能是学习新知的障碍,给老经验找到新的适用领域场景;归零的心态对待过去经验;
5、分清真伪问题,如果一个问题的前提是假设,那就是伪问题,界定问题的时候也是界定问题的解决方式,在交流过程中不断发现真问题,纠结不是因为选择多而是没有出现真确的选择;
四、把握关键,搜索从问题到行动的关键有效路径.
1、整体思维,认知势能,给工作赋予意义,打破我就是我的职位思维,拓展格局,小事当大事做;
2、着眼高处,脚踏实地,有大方向,也有小目标,下笨功夫从基础做起,时间累积打造个人核心价值;
3、借力打力不费吹灰之力,把精力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4、学习的本质不在于你记住了那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知识要实践应用才有用;学习的四个境界:①死记硬背,② 理解逻辑, ③ 把知识化成自己的经验,融会贯通实践,④ 把书内容和别人经验联结;这种知识转化的能力也是搜索力!知识变经验的底层逻辑就是把单点思维,整合成系统思维,需刻意练习;
5、迷茫有时无解,但可以赋予意义,专注自己方向,视角放在未来,重新定义当下,把握每一个机会成本;
五、结果导向,面对阻碍如何选择?
1、破局思维,用游戏的方式对待工作,体验心流面对困难搜索境界路径;
2.相关性并不等于因果性,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提出,但人类是按照因果性来理解这个世界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紧跟走在你前面的人,勿看表象,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基本规律,人们往往高估自己一年获得的成就,而低估自己十年后创造的可能;
3、用简单应对复杂,任何一个领域,基础的都是最基本的但也是最有效的,大道至简,少即是多,保持对知识的敬畏心,熟能生巧,刻意练习,留下最有用的反复练习;
4、目标的重要性,选择太多等于没有选择,答案太多也等于没有答案,从当下的事情找到小目标,做出价值感,培养习惯,行成思维模式;
六、系统思考,在限制中搜索到更多可能性;
1、由自我核心价值体现到副业斜杠,爱好和兴趣不同,爱好会有强大的驱动力去做事;工作经验是沉没成本,对自我的探寻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断突破不断成长,不断重新认知自我的过程,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彻底认清自己。
2、找到价值:与其有钱不如值钱,让自己成为有效联结各种资源的搜索源,这种能力包括联结的资源是否足够多,是否优质资源,是否能够高效联结,所以要打造个人品牌,树立明显标签,优势凸显,把精力90%放在自我精进上,值得与高能量和气场的人匹配,成为优质资源;
3、用自媒体放大个人价值:更高维度定义工作,借助互联网放大自己价值,得到更多受众,用本职经验获取跨界和迁移的 能力,跨界斜杠特质:有数年专业积累,有合作精神,有足够时间做事,有标签背书,热爱传播,利用飞轮效应扩大自己的价值;
4、人生的价值用具体事件呈现,好的人生是你有一颗向善的心,简单的努力,永远保持自信,生猛的往前,在疼痛中成长,寻求生命的意义感。简单帮我们筛选恶意,不足让我们有更多成长空间,专注坚持做对的事情,一切都有回报,愿我们永保终身成长,在不安的世界里淡定前行。
我收获了什么?
这本书读完了,我是逐字逐句的读,进入到每一章,我看到很多熟悉的点,明白理解,但我知道讲不出来,这种体验很奇怪,明明你是清楚的却不知从何说起,作为读书小白,正如前面学到书的75%内容都是论证观点的案件或者数据,作者结合第一人称,很多举例自然而然,脱离开我就讲不出观点了。
一个机场购大巴经典案例,体现了网络语:“羊毛出在羊身上猪来埋单”这种商业的思维模式,其本质就是用搜索把别人的资源和需求对接起来,搜索不仅来着于互联网,还有个人或者一群人。被搜索是有价值的人。
学以致用,学行合一,我的收获有三点:1.改变看待事物的角度,由单点思维到整体思维,体现在线上线下对朋友的关注度,对人或事勿看表面,对工作和未来的定义都提升两个维度;2.人的机体组织90%用来向内协调的,由此引发我今后把精力放在提升自身学习力洞察力行动力上,用简单对待复杂事件,先把自己打磨成可以为别人提供价值的人;3、看清自己,学会借力使力,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用了6天时间看完这部书,中间有些生涩的内容我一读再读,共220页,平均每页1.5分钟,如果要标记差不多2分钟一页,我用Siri定时30分钟一次,但中间会中断,接电话看微信会不专注,但注意到很快会继续,这类书不能读快,这次读书的目的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有输入有输出。
今天破例晚了,不过恭喜,每天可以看新的一本了。(注:写简书也很花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