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就像每棵树都有根一样。不管身在何处,家都是最真实、心底里最亲切的那一块。
从父母送我上学识字,到现在能够自己写文章,我没有认真的写过家人,因为太亲近,反而忽略。直到这个暑假,家人偶然的一些触动,让我想用文字记录下来。
01
说到父亲,我脑海里是他瘦弱的身躯,和混杂着一些黑色的头发。1966年出生的父亲,今年已经52岁了,可是他还是没有时间休息,每天忙碌着生计。
父亲最初在镇上的派出所上班,收入不多,但也算稳定,每次当我写作文的时候,都会很骄傲的写出父亲的职业—警察。这样的生活过了不久,村里有很多外出打工的人赚了钱回来,盖起了小洋楼,惹得旁人羡慕,后面也有人随出打工了。就这样,父亲也离开了家,去过上海、西安、甘肃,最终学得了化工企业的制作流程,以此为谋生的工具。
父亲离开了家十几年,也就是说,在我成长的那些童年和青春,父亲都没有参与和见证,再加上父亲性格属于不爱说话,不善社交的那种,就算回了家,我们之间也很沉默。记得在外上学,父亲打来电话叮嘱两句就匆匆挂掉,前后不过2分钟。回到家,也坐在离我3米远的地方,好像这样就比较自然,很多时候,我知道,这不光是看得见的距离,也是我们之间心与心的距离。
我有时候会责怪他,也会不喜欢他。但是他总是远远的爱着我。我生病了,他没有在床头问过一句,却给我找药,从我妈妈嘴里不停的问着我的情况。我还太小,理解不了那种“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爱”,只会单纯的相信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从来没有关注过父亲那深沉的爱,还傻傻的认为,他没有给过我父爱。
也许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对这份爱有更深的理解,也会更懂得那种不用语言表达的爱,会对不同的爱的方式都有理解和接受,我想那个时候,我才长大了,成熟了。
02
妈妈是我最亲近的家人了,一生都在为家庭付出,虽然不免唠叨,但却是我的习惯。
年轻时候的母亲,长的水灵标志,又伶牙俐齿,走到哪都能惹人开心。妈妈和爸爸不一样,她能言善道,喜欢和人交流,这一点倒是和爸爸挺互补。二十多年来,家里的一盐一醋、锅瓦瓢盆都是她置备的。妈妈爱干净,小时候家里没有洗衣机,大冬天的妈妈也会热一些水,在大盆里用手洗,衣服冻成冰溜子,而妈妈也手也在一次次的冲刷中变得苍老。从小到大,我生病了,最难受的是妈妈,她整夜的睡不着觉,担心我不舒服。出门上学,临走之时,她总会给我塞一些钱,担心我在外面受苦,而这些钱都是她吃苦挣来,自己却舍不得花的。
她这大半辈子,没有离开过家,没有机会去看看外面繁华的世界,她说,她不想看,在自己家里挺好的。可是,我知道,带她出去玩,她一定是开心的,轻松的,我也会满足。她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女人,有时候会比其他人都辛苦,所以我的梦想之一,就是让妈妈活的精致,优雅,如果这个不是她的梦想,那我希望她活的轻松自在。
妈妈的爱很直接,很明显,滋养了我这么多年。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无法预知,但我却清楚的知道,不管未来多久,妈妈的爱永远在!
03
我哥,比我大两岁,可是很奇怪,二十年来,我从来没有当面叫过他一声“哥”,平常只是用“哎、喂”来称呼,或者干脆没有称呼,直接说事。我不知道他心里如何想,但是越长大我越张不开口。
他学习很好,天资聪颖,从小就被各种荣誉围起来,到现在仍然如此。我常常被他上课,像个唐僧一样给我讲很多道理,我承认是有用的,每每闲暇我总会拿出来思考,但是由于我本身叛逆,在他说的时候,总表现出不情愿的样子。他有很多的梦想,挣钱、考研、出国。总之就是想摆脱出生带来的卑微和贫穷,但是那又有什么不对呢?只有这样,他的后代才能免于重蹈覆辙,父母们也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在爱情里,他很认真,很用心,但毕竟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所以我们不去讲结果,就让他一直这样认真的爱下去,我觉得这份真心很难得,应该被珍惜。
再过五年、十年,我们俩都各自有了各自的生活,也许我没有他富有,但我可以做到独立,不用他的帮助救济,我想他也不会给,因为,我们拥有同样可以付出的机会,如果是我自己没有努力,又凭什么得到他的帮助?我很小的时候就没有这个念头,长大后更不会有。
04
几十年来,我们家都很平和,除过我和我哥打闹的那几年,几乎没有过争吵。我们之间不讲究太多的仪式感、也没有长久的陪伴,所有人唯一的目标就是:挣更多的钱,过更好的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为此努力,不知道还要过多久,才能实现。并不是我着急,而是我想尽量缩短父母努力的时间,让他们不要那么累。
这世界有很多功利的人,遭到大家的吐槽和批判,大多数人都说:活的轻松一点,不要那么功利主义,甚至和他们划清界限,好让自己变得清新脱俗。可是,能轻松自如谁愿意负重前行?还不是因为有太多的辛酸,无法诉说。这个世界应该多一些宽容,对不同境遇的人都有接纳,而不是用自己所谓的思想绑架别人的行为,这样对别人不公平。
世界之大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
多一些宽容
多一些接纳
才能做好自己!
—END—
我是南墨君
为我们的家庭目标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