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以下内容是我在参与「L先生的智识沙龙」中的拆书活动所撰写的文章。
参与期数:第七期
书籍内容:《刻意练习》第6章
vol.7 万事首先贵在不辍
刻意练习针对每个有梦想的人。它针对每个想学习怎样画画、编程、变戏法、吹萨克斯管、写出「伟大的小说」的人。它针对每个想提高自己的扑克牌技巧、垒球技能、销售技能、歌唱技艺的人。它针对所有那些想掌控自己的人生、塑造自己的潜力、不向命运低头、不甘心于现状的人。(安德斯·艾利克森、罗伯特·普尔,《刻意练习:从新手到大师》)
苦痛的日常作息
每一次起床都是战争。不是我与睡意的战争,而是今日早晨不愿醒来的我与昨日夜里不愿睡去的我的战争。
每一个夜里都不愿睡去是为着什么呢?
我同好多人讨论了这个问题,有点明了了:“不愿结束这一日”、“不愿与这一日的终焉之志和解”,大致是每个不愿睡去的夜晚的感情色彩了。尽管上班八小时从不迟到、清晨和夜晚也颇有些读书、学习的情况,但是很显然,完全没有到自己理智中的标准上来。
因为没有努力,所以不想结束今天,但又不想努力,所以玩玩手机。
是不是感人肺腑的逻辑?
那问题就来了,这些时刻,上班、读书、学习的时刻,为什么让我愧疚?我不在努力吗?为什么没有达到自认为的标准?
不存在的意志力
这些时刻,其实只是我自认为努力的时刻,轻松又时常让我走神。
我总觉着「消磨时间」是每一个人类活在世上都会自主发明出来的玩意儿——折腾自己,千方百计地不想让自己思考,用直觉去行事,不去过多地消耗精力和能量在「无谓」的事情上。这可能是生物在自然进程中不断演化出来的准则。即使是「学习进步」一类颇有文明之光的措辞,也容易在这么符合直觉的逻辑下面败下阵来。
通俗点说,身体是看重短期利益的,而理智告诉我们,要有长远目光,注重长远利益。
那么如何去做?如何更好地去做些符合长远利益的事情?《刻意练习》里其实已经在开始回答了:真正地努力,找一位导师,在每一次练习中真正去揣度和改变,创建心理表征……这些小标题晃目如炽,但是我更注意到另一盏小小的烛灯——「意志力根本不存在」。
我想起来另一本书里的话:
To build a career, the right question is not "What job am I passionate about doing?" but instead "What way of working and living will nurture my passion?"
培养事业,要领不在何者我志,而在何者志我。
(Jocelyn K. Glei, Maximize Your Potential: Grow Your Expertise, Take Bold Risks & Build an Incredible Career)
我觉得应该抛开什么方法能有什么作用的后话,先来谈谈,坚持下去是怎么样的一回事:保持动机才是每一个人想成长的人最终要面对的最大问题。
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
我的上司有时跟我谈心会说起他自己以前的故事。年少的他是一个很少受到挫折教育的青年。刚进入社会的前几年,要么几近成功时藏不住兴奋,要么看似失败时就易垂头而丧气一脸。打个麻将,谁都知道他听牌、听什么,抖呀,浑身发抖,兴奋地就差喊出来了,结果就容易放炮。要是起牌的牌型不好,就随意出,结果自己桌前不知好几次地出了2、3张连牌。
他说,成事贵在坚持,贵在不骄不馁。多数事物犹如长跑,调整心态而恒一地输出动力,才算竭诚尽力地在前往成功的道路上。而错多而成少,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没那么多为什么。
「刻意学习」显然是一场长期持久、乃至死亡的长跑,但是它让人痛不痛苦、开心不开心,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我们自身的。
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
如此回想起来,我的学生时代里,绝大多数的时间其实或多或少都一直有「刻意练习」。其实理由非常的朴素——会得到赞扬。
我曾经非常讨厌语文,因为不如理科知识般的,它近乎没有准则、没有定律。班级里一厢理科的讨论总是显得激烈又迭起,一厢文科的作业总是手指抄得冗长而酸乏。
走进教室的语文老师就如同少了98条腿的蜈蚣,每每一个微笑就会被语文成绩平平的我识成碰撞狰狞的大鳌牙,惶惶感终日不散。
但是有一次,我也忘记了我到底在作业本上写了什么,竟然获得了一次大声朗读拙作的机会。
那一段时间,我的本子里车水马龙,铅笔芯总是短得飞快。以至于后来,我成了整个班里语文分数排前的孩子。
现在是没有此等待遇了。没有老师的点拨,也没有同窗的角力与监督。
《刻意学习》的确提醒了我,要给自我找到一些足以在人生中得以继续前行的理由。
近几日,我便针对自己所进行的事情,找了几个理由。
宏观点的,诸如:为了遇见更有趣的另一半、为了看到更大的世界。
微观点的,譬如:学习西班牙语的这个事情上,我喜爱别人惊讶地看着我讲语速很快很快的、有大舌音的语言。从别人对我的称赞中,我能感受到自己是有动力,愿意继续下去的。
同样的,如果将事情比喻为长跑的话,那么设立长跑的节点也应该是一件常态的事情。比如给学生以鼓励就能让学生好学起来,那么长时间单一内容的鼓励显然只会让人感觉「套路」和「不真诚」。关于如何设立和怎么设立的问题,我还在不断研究中。
没那么多的为什么
不止是败事多而成事少是没那么多为什么的,其实「天赋」也没那么多,「我做不到、我不可以」也没那么多,「我先玩一阵子手机休息休息」也没那么多。
除了我身高不高,做不了长腿模特,以及暂时还没有很多钱,做不了买两个煎饼果子、吃一个扔一个的地主家的傻儿子之外,好像真的,好多事情都没想象中的那么多。
借口讲太多是要烂嘴巴的,对自己的不诚实只会让自己饱受空耗的煎熬。正如我们一辈人晚上睡不下、早上醒不了,自我欺骗归根结底骗不了自己。
更要容纳到生命里
将这种「刻意练习」的心态内化到自身,将它真正地看待为身体机能的一部分,说不定能更好地应对以上遇到的重重冲突与困难——消磨时间与日夜颠倒的作息、保持不了动机、各种借口泛滥。
教育自己,乃至成为自身生命的一部分,也就是在强制消解无谓的质疑和拖沓。这或许会被认为是在异化我们自身的动物属性,但是我觉得既然人类已经内化了穿衣、沐浴的行为,那再多内化同样会令自我美丽的另一件事,是自然而又充满意义的。
万事首先贵在不辍,我爱上这样的想法了。
那么,第一步,好好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