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读书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去读,很多人给了我建议。有说,“读书万卷始通神”;有说,“熟读深思子自知”。我一直在尝试,读了几年,渐有了思考,读书,得先明确博览与熟读。
先谈“博览”。“博”有量多、丰富义。《孙权劝学》,“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前者是粗略的浏览,知道这么一回事,后者在量多的条件下,也求参省,发展成了通晓、透彻的解析。这是深浅程度的不同。对于“熟读”也一样。“熟”有反复义。有熟能生巧一说。《朱子家训》中指出,“观书先须熟读,继以精思,然后可以有得尔”。“熟读”有程度的递进,反复到了一定程度,就是深入、周详的思考。但是,熟读过了度,也可能咬文嚼字,去到读书之外的地方。
可见,博览与熟读的理解有程度的深浅,博览不见得粗略,熟读也未必精晓,这由我们所能做到的程度深浅决定。而我们所能做到的,又在于我们进行这一行为的目的,以及这一行为对我们的影响。所以,博览与熟读,得看读书的目的、读书的影响。
目的是行为的前提,所以有学优登仕,也有读书谋心,这是读书目的不同,或功用、或审美,目的明确后就有所思考。读什么书?又是为什么?这就是博览与熟读的思考。一般地说,博览群书,熟读名著,稍加涉猎闲书。这是很多人赞同的。但我不太赞同。名著也可以简单涉猎,闲书也可以熟读深思,博览与熟读不应该有限制。无论基于哪种目的,博览与熟读都由书对我们的影响决定。许多人读名著,因为它积极有用,留给一代代人巨大影响。许多人建议读名著,因为它大有可能留给我们积极的东西。但是,它还是有不影响的可能,它影响了很多人,也只是那些人而已。这还是因为博览与熟读的把握没有到位。其实,凡书皆可以读,一本书对人的影响力不在于这本书的归属,而是人与书的感应。这本书对你而言是重要的,你能够从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就足够了。不论它是孔子的儒学还是金庸的武侠,皆可博览、皆可熟读。在一定的影响力之下,博览与熟读,都是读书所不能割舍的。
读书,是一种寻找,并逐渐深入的行为。博览与熟读,是读书的总体过程和基本要求。博览群书是筛选、淘洗,熟读精思是锤炼、打磨。所以,博览应该广博而不失精确,熟读应该周详而不致过分。我想到了苏子的读书。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汉书》三经手钞、八面受敌深思,博览又熟读。苏子曰,“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读到自己所想要的,博览与熟读,大概就是这个程度了。
谈到这里,想起了沈从文先生的一篇文章《我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读到什么?在手上的小书,也在小书外的大书。读书,不仅是看得见的、书写着的;更得有感受着的、真实的,这是大书,超越了书。所以有“行万里路”,有“尽信书,不如无书”。大书更需要博览与熟读。寻找,然后深入;筛选、淘洗,继以锤炼、打磨;不失精确,又不至过分。读小书,读大书,读到我们内心真正需要的,就是最好的博览与熟读。
博览与熟读,大概就这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