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是2020年9月1日,农历七月十四日,是民间传统的中元节。
在我们广西的很多地方,中元节是一个比较值得看重的节日,是祭奠先人,缅怀先人的日子。到了中元节,住在城里的,外出打工的,都会赶回乡下过节,一起祭拜先人,缅怀先人。
虽然今天是中元节,一个值得看重的节日,但是,由于9月2日,学生就要返校注册了,镇中心校规定各学校全体老师今天必须返校,进行教材梳理、信息技术等培训。以确保开学第一天就能进入正常的教学状态。
天气异常的严热,坐在顶层三楼的电脑室里培训,简值就是进入了烤炉,每个老师身上都被烤出了一身臭汗。天气炎热,电脑也开始罢工了,很多电脑出了故障,培训只好早早收场了。
中午在学校吃饭,按本地风俗习惯,中元节要吃鸭肉。学校食堂特意买了金黄金黄的烧鸭给老师们品尝。看似很好吃的烧鸭,吃到嘴里一点也感受不到它的美味,简值是味如嚼蜡。一向爱吃鸭肉的我,怎么吃出这般滋味呢?
吃了几块味道不太正的烧鸭,我禁不住想起了小时候过中元节时阿公做的豉油焗鸭。那是一道美味无比的美食。
小时候,家里穷,平时少有肉类可吃,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肉。所以孩子们盼望着过中元节,就跟盼望着过新年一样心情迫切。
在我的老家,过中元节是从七月十三日下午开始的,一直到七月十五日晚上结束,连续二天半的时间。
七月十三日中午一点过后,阿公就开始忙碌起来了。我帮阿公烧开水,哥哥帮阿公抓鸭子。阿公亲自操刀,宰杀自家养了五个月的鸭子,一次要杀两只鸭子才够一家十几口人吃一顿。
我们小孩特别喜欢帮阿公拔鸭毛。那鸭毛晒干了可以拿去换钱。因此,在过中元节的这三天,再懒的孩子也变得勤快了,谁要是偷懒,鸭毛换钱的机会就拱手让给了别人。
阿公煮鸭肉,一定会放上本村李伯做的用豆豉熬成的豉油。别看这豉油黑乎乎粘稠的样子,焗老鸭加上这些豉油,那味道真是绝味。
小时候我牙齿不好,不能吃又硬又有韧劲的肉类,阿公便把鸭肉焗得入口软软的,很容易嚼烂。那鸭肉的滋味,我至今也忘不了。
除了美味的豉油焗鸭肉,阿公做的炒鱼片,也令我心心念念。许多人不敢吃这种只有六七分熟的炒鱼片,可对于我们老家的人来说,只有尊贵的客人来了,才能吃上炒鱼片呢。
阿公做的炒鱼片,火候掌握得十分到位。鱼片炒到五成熟,撒上些野生大芫荽叶和紫苏叶的细丝,再加点炒香的醉花生米,翻炒两下,就可以出锅了。鱼片脆而不烂,味道鲜美,一上桌就被大家迅速抢光了。
中元节,阿婆把晒干的黄豆秆烧成灰,把黄豆灰放在水里泡一个晚上,再把灰水过滤干净,最后把洗干净的糯米放进灰水里又浸泡一个晚上。把用灰水泡过的糯米包成灰水粽(又叫碱水粽),那也是我从小爱吃的。
我从小爱吃灰水粽,一天吃两三条,也不会觉得腻。阿婆每次包粽子,必定包一些把两条小粽子绑在一起来煮的小粽子,我们小孩子称之为双胞粽子。双胞粽子里放有瘦肉馅,因为我不吃肥肉,所以双胞粽子,几乎是为我而包的,哥哥们想吃,还得征求我的意见呢。
如今,阿公已经去世三十六年,阿婆也离开我二十九年。在这个缅怀先人的节日里,我又想起了疼我爱我的阿公阿婆。尽管我们今天的日子已经很富足,一天吃三顿肉都不成问题,可我依然对阿公做的鸭肉和鱼片念念不忘,对阿婆包的灰水瘦肉双胞粽子时刻不忘。
愿天堂上的阿公阿婆生活富足,幸福快乐!
(此文132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