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会经历很多“异见时刻”。
所谓“异见”也就是不同的观点、看法,可能是关于生活中需要做的某个决定,也可能是关于某一社会议题,或者工作上对某事的处理方案。在这些事上,你与别人观点相左,这便是“异见时刻”。
“异见时刻”有很多,各式各样涉及方方面面,但在这些异见时刻妥帖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并非易事。稍有不慎,观点的表达便会沦为情绪的宣泄、粗暴的谩骂或者无意义的争论。
或者,面对这样的异见时刻,有些人干脆选择不去表达,避免冲突,久而久之,你可能成为别人眼里的老好人、受气包或者一个毫无个性的人。
总之,异见时刻不应该回避观点的表达,更不应该使观点的表达沦为情绪的宣泄口。我们应该探求的应该是一种更理性、更实用的策略。
那么,异见时刻应该如何表达个人观点呢?
我们首先把所谓的“异见”稍做区分。
Tim Urban写的《未来的人会怎样》,他提到人类语言是非常失败的,每个人对事情的描述和传播都是一个「解压缩」的过程。
比如有人看了一部恐怖片,但这个恐怖片给他的感受,只能压缩成四个字「太可怕了」,他再把压缩包传递给豆瓣短评,豆瓣看影评的朋友解开这个「太可怕了」。至于他俩所理解的「太可怕了」,可能完全不一样。这里面存在着巨大的信息损耗、失真、误判、错觉。
而交流本身是一对一的,互相压缩、传播、解压缩信息。
这种压缩-传递-解压缩的过程,能真正互相理解,减少失真,是概率事件。很多人忙于误解,急于表达因误解产生的情绪,恶意攻击。这种因为表达,传递过程中失真造成的误会,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跟伴侣,跟朋友,跟同事,很多时候仅仅只是误会。
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异见”,仅仅是一种对同一问题基于不同语境理解所产生的“误解”,换言之,在这种情况下,异见并不存在,而在这些本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上浪费太多的时间是无意义的。
相比而言,另一种“异见”,我称之为“真正的异见”,更具有讨论的价值。这种异见是在统一了语境的情况下,真正意义上的观点的分歧,在这种情况下,各方对问题相关的语境、概念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而所谓的“异见”并非是由于误解造成的幻象,而是真正的观点的分歧。此种异见时刻下的观点表达,才能真正引发思维的碰撞。
那么,如何避免误解,进行真正有意义的讨论呢?
很多年前,社会心理学家兼博弈论专家阿纳托尔·拉波波特( Anatol Rapoport)曾提出过一套规则,或许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拉波波特法则:如何撰写一篇成功的批评性评论。
①你应该非常清楚、生动、不偏不倚地重述对手的想法,使得你的对手说:“谢谢你,我刚才要是像你这么表述就好了。”
②你应该把对方观点中你所同意的部分都列出来,尤其是那种并非被人们广泛接受了的观点。
③你应该提到那些从你对手那里学到的东西。
④只有完成了以上三点,你才能说一句反驳或批评的话。
遵循此法则的一个直接的好处就是,你的对手会因此乐于倾听你的批评。因为他们看到你已经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理解了他们的想法,同时你也展示出了良好的判断力。
除了可以对“异见”进行区分,对讨论对象的分类也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角度。具体而言,讨论的对象可以分为亲近的人和其他人。
所谓亲近的人包括家人、爱人、至交。与亲近的人产生的异见往往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而此时异见的表达应该尽力做到“多谈感受,少争对错”,你的目标应该是尽力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并尽力去理解对方的感受,换位思考。
而如果是面对亲近的人以外的其他人,则应该尽量避免谈感受,做到“只谈事情,就事论事”。
而无论对象是谁,应该始终记得:
“倾听先于表达”。
此外,我的经验是,在要表达的观点之前,加上“我觉得”,“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前缀,可以快速有效地营造一个平等友好的对话语境,避免因为语气过于强硬使对话陷入僵局。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将异见时刻的观点表达视为一种对话语权的争夺而无所不有其极,真诚与尊重是底线,且始终记得有效沟通和谋求共识才是最终目的,而不是说服别人。在一个喷子横行的时代,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实难做到的要求。
无论如何,好好听,慢慢说。希望你能理性地看待异见,从容地表达观点——不以上帝的视角,不以奴隶的视角,以人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