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时间会让负面情绪淡化,甚至削减。但是最后我们会发现时间并不能让负面情绪真正消失,我们只能尝试如何与它共存……长期以往,未疏通的情绪会变成另一种存在,栖身在我们的身体里、内心中。
好比有些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总被成人呵斥并制止一些行为,孩子感到委屈,他的情绪会堵在鼻子处,长期以往变成鼻炎。还有些成人把情绪积压在胃部,长期以往消化系统出现问题产生肥胖....如此看来,情绪会反应在身体上并对身体造成一些影响。
其实每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模式都是由儿时生活的环境和原生家庭生发的,我们总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如果孩子在儿时并没有学会如何处理情绪关照愤怒,那么长大以后依旧不会。当然,很多时候我们都不会,因为学校里并没有这么一门课程。而社会中也没有培养成人疏导情绪的课堂。成人在摸索中拷贝自己父母教育自己的模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于是出现了较常见的四类家长:
第一类:交换型家长
这类家长的口头禅是:“如果你不这样我就给你买个***”“如果你再这样,我就***”
家长把孩子在乎的东西作为交换条件,用以停止孩子当下产生的情绪。他们想要让孩子的生活完美,没有负面的能量出现,但是长期以往孩子会对自我产生怀疑,对自己的内心感到不信任。慢慢的感知力变弱,自信心不足。并积压自己的心理活动,产生很大的压力。
第二类:惩罚型家长
此类家长的口头禅是:“你再这样就别吃了/别玩了/就回家!”“你这样做是想找打是吧?”
惩罚型家长想要一个完美的小孩,听话且懂事。一切不听家长话的行为都将是不允许、不合理的。甚至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此种行为是想引起家长的注意,所以故意的忽略。他们更希望孩子是没有负面情绪的。而孩子长期以往会和第一种孩子一样,不自信、自我怀疑。感动自己的情绪都是错误的。并且认为自己的行为都是不正确的。成人后这类孩子很难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第三类:冷漠型家长
这类家长的口头禅是:“你还是先冷静冷静再说吧!” “你想哭就哭个够吧!”
家长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去处理负面情绪,原因是很多时候家长也不知道如何处理。但是我们说了孩子自己是不会和负面情绪相处的。长期以往愤怒的孩子容易变得有侵略性,伤心的孩子会长时间哭闹。
第四类:说教型家长
此类家长的口头禅是:“我想你这么大的时候.....”“你说你这样,别人会怎么说”
家长的喋喋不休会让孩子更加的无知,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受到进入了一个情感的黑洞无法逃脱。在本来已有的情绪上更加的增添烦恼与无助。长期以往亲子关系变的很差……
那如何做才能够真正的帮到孩子呢?首先要有一个正确面对情绪的态度,要清楚情绪对于我们本身来说是有意义的,好比焦虑是与未来的链接,我们在面对即将要发生的事情时担忧、焦虑。这样的情绪是有助于让我们为即将发生的事件找到预备方案并足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再比如说担忧、害怕是与过去的链接,当我们担忧时证明即将要发生的事情与过去的某个失败经验有关,那为了避免情况再次发生我们会在事情来临前寻求解决办法。也就是说情绪对于我们来说是有益的,并不能回避的。
其次,家长需要有一颗同理心。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能站着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感受孩子的负面情绪。相信孩子不是无缘无故的有情绪而是事出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