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里有个著名的“ABC理论”, A是触发事件,也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别人对我们的评价;B是我们面对评价时的信念;C是我们面对这些评价的情绪反应。很多时候,不是A导致了C,恰恰是我们用自己的认知在解读A时产生的信念,也就是B,导致了我们的应激反应C。
有了这些觉察后,当再次遇到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时,记得把“评价这件事”和“评价我这个人”区分开来。当别人说“你太宠爱你家孩子”时,你可以试着问一下自己:“她为什么这么说呢?哦,原来是孩子没有跟她打招呼。”而孩子不打招呼的原因有很多,也许是孩子怕生,也许是孩子刚睡醒在闹情绪,等等。想明白这些后,我们就知道,别人评价我“太宠爱孩子”,其实只是针对“孩子今天没打招呼”这件事,并没有评价我做妈妈的这个角色。
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内心的羞耻感会让我们不自觉地进入情绪的恶性循环,于是你就会认为“我真的没带好孩子,其他人的孩子都很有礼貌,我家孩子真的很没礼貌”“你凭什么这么说我孩子?你随便让我孩子跟你打招呼才是你的错”。很多时候,也许只是路人甲的随口一句话,就破坏了我们一整天的好心情,我们甚至还会因此迁怒于孩子。
归根到底,羞耻感连接着我们的过去。无论是别人对孩子行为本身的评价,还是对孩子的评价,它触发的其实是我们自己的过去,“我曾经没被好好地接纳,我从小到大都被认为不够好”。
正因为这些经历,我时刻提醒自己:育儿根本就没有一个完美的公式,而是由一个又一个的选择组成的。别人对我孩子的评价,不是否定我作为母亲的角色,只是对于我某个选择的不认同。孩子一个不好的行为,不是在对我做母亲的角色打分,因为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育儿大师,也无法100%有效地管教孩子。
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我总是告诫自己:如果不是别人主动问及,我一定不要随意评价他人的育儿方式和别人的孩子。因为我深信,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个好父母,而育儿这件事本来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父母”,是一个永远会被评价的竞技场,真正的胜利是我们有勇气踏上这个赛场,不管结果如何,只要我们全力以赴,就足矣。
以上摘自《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 。
作为一个全职妈妈,一直以来确实存在这样的心理,没有价值感。一个人带孩子做家务,忙忙碌碌,却一点价值感和成就感都没有。社会和家人对没有工作的女人都一样的态度,跟社会脱节,哪天老公出轨也是因为自己不好。自己也充满焦虑和无力感,改变不了现实,起码有个懂事健康的孩子也好啊。可是孩子呢,动不动就会生病,这样那样的坏毛病,别人说她点什么,我都会懊恼很久,回家脾气暴躁,迁怒于孩子,认为她太给我丢人。然后又内疚,不应该如此对她。这样的事一直反复循环,我不知道这些年都做了什么,孩子被我带成这样,内心也是充满了作者所说的羞耻感吧。
其实孩子没有百分百完美的,有情绪哭闹很正常,生病也是小时候的必经过程,大一点就好了,今年不是比去年好多了嘛。我家里比一般家庭要干净,学会了不少菜式。考了驾照和建造师,有一份收入。其实我也不是一无是处嘛!要学着和自己和解,原谅自己,放过孩子。放平心态,才能控制好情绪,好好的跟孩子相处。真的希望自己能做到,控制情绪,做一个平和淡定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