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春节回家,免不了家里亲戚团年吃饭。饭局上,作为一个在读大学生并不会被亲戚们的七嘴八舌困扰,与我截然不同的是名校毕业,留法读硕,回国几年发展挺好的姐姐。围绕着她的话题还挺多,像是“老大不小的了,该带个男孩子回家来了。”“你说你一个女孩子,一会儿跳槽跳槽的,一点也不稳定,平时也没个周末的,早点定下来,别一天马不停蹄的。”
……
在长辈们的观念里,一个女孩子近三十岁就应该谈婚论嫁,并且一定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是漂泊不定。
这样的观点,我却是无法说服自己去认同的。姐姐现在的生活是她想要的,她享受着这个不断挑战、不断体验新鲜事物的过程。对她来说,每一次不同的尝试,都是一次学习、积累。
和她谈及这个话题时,她笑着说:“其实这样挺累。”可是,她依然坚持着她的做法,没有人可以评判她的对错。更无法以婚姻和稳定来束缚她的前进。
我坚信,她的执着和努力会回赠给她幸福的生活。而未来,一定会有一个让她仰慕的人陪她看潮起潮落,与她共度余生。虽然来得晚点,但等待终是值得。
02
我有个十分喜欢旅行的朋友,“我若是呆在家里太久,我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我只想处于旅途中,不想停下来。”她告诉我说。“现在只有两件事情可以保持我的新鲜感:摄影和旅行。”
她的父母也很喜欢旅行,他们一家三口通常是今天突发兴致说要去哪儿,当即订票,第二天就出发。
这样风格的家庭里长大的她在大学里慢慢地学会将每个月的生活费攒下一些,再加上她父母赞助她一部分,一个人或是和朋友,四处行走。很少订详细的计划,大多数时候,是说走就走的。甚至在校期间时不时请假去旅游,幸运的是,大学辅导员也十分支持。
她是个三观很正的姑娘,我和她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天南海北古今中外。“那你考虑过以后毕业做什么吗?”“没有细想过,不过肯定不会从事现在学的专业,我很少想将来的路要怎么走,我过的很简单,就思考着下一次出发我要去哪里。”今年三月她满20岁,对她而言,是一个崭新的、重要的阶段。想要拥有一个不一样的开始的她,决定在三月独自一人去乌镇待上一段时间,轻装上阵。“说不定会邂逅一段憧憬许久的爱情。”她戏说。
03
高中很好的朋友,高考发挥失常,考到三本分数的她选择读一个录取分数低很多的二本医学院的专科,原因是三本院校学费太高。“爸爸这几年生意不好做,看到他几乎全白的头发,我不忍心让他缴那么高的学费。我若是念中医护理可以专升本,能节约不少钱。”一开始我还有点儿担心她专升本的计划落空,不料大学第一年她几乎天天泡图书馆,不擅长理科的她,坚持努力学习,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成功地升为了那所院校的本科生。
“我想学中医,就在家乡工作,他们今后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的话,学了医,我就可以照顾他们。”我深深地记得在一堂课上和她谈心时,她说这段话时真挚又坚毅的眼神。在我心里,她一直都是个懂事又可爱的女孩子。
04
朋友C,本科在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专业就读,研究生考到了北大的中文系。如此厉害的姑娘,原以为她会是满腔抱负、野心勃勃,问及将来打算,却不料回答只想回到家乡小城,好好陪在父母身边。朋友中不免有为她感到惋惜的,认为这样的决定似乎浪费了她的学历。不由让我想到《奇葩说》里有一期话题:“高学历女性做全职太太,是不是浪费。”其实,有什么可浪费的呢,人生的成就感和我们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息息相关,我能掌控生活,所以我有成就感,我满足。自身权利不可剥夺,只要内心富足快乐。高学历是一种学习能力的证明,拥有强大学习能力的人可以将这种本事运用到生活中,同样使自己过得多姿多彩。
C现在有一个于清华读博的男朋友,男孩儿已承诺毕业后尾随C回她的家乡,过简单的小日子。有些时候,没那么多想法的人,却出乎意料的幸运。大概是因为他们很容易知足,不贪心,生活里有简单的小快乐,就够了。
05
小时候,都会被问及长大了想做什么,那时候的我们总是兴高采烈地回答着各种职业。或许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怀有鸿鹄大志,有的人选择追寻有些距离的理想,有的人越长大越归于平淡。每一种价值选择都无法被左右,每一种生活方式都值得被尊重。
伟大与平凡,各中精彩,冷暖自知。于人间走一遭,不是为了活在他人和社会所筑的价值观当中,而是自我的成全。
其实,你可以选择你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