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写文章,我心里就发虚,这不是现在才有的毛病,而是从上学伊始就留下的恐作后遗症。
我写的文字,甚至都不敢用文章来自称,因为我写文章,实在无章法可言,顶多是散乱文字的堆砌。从不推敲字眼,不会华丽的语言,没有预设的架构,不注意逻辑思维,不懂叙述的繁简与跌宕。让人读的清汤寡水,无滋无味还无美感,更无思想可谈。唯一用处,就是白白浪费了他人的时间,弥补了我的空闲。
因为有过年轻,自然有过梦想,但唯独没做过作家、文学梦。这与我小时候偏听偏信有关,在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里,我鄙视着属于文科的学科。倒现在也没搞明白,是因为我的鄙视才不会写文章,还是我压根不会写,正好找到了借口?庆幸我的理科足够强,否则又怎能改得了比写作还难的命运?能考上学对我来说实在是件侥幸的事。
文章写不好,源于不爱阅读,源于过目就忘的记忆。那时大多的时间都用来做了数理化,剩余时间贴补了死记硬背也记不住的史地生英政。没有时间看言情小说,更没时间看中国名著,导致语言极度匮乏,不会写文章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连英语都学不会的我,庆幸生在中国,否则别说现在能在这里胡言乱写,连胡言乱说都够呛。
所有科目里,最让我头疼发怵的就是写作。需要记忆的东西,可以多花点时间来弥补,写作可是件无中生有的事。人家再次也是心中有笔下无而已,挤一挤总还是有的,而我是心中无笔下想有难于上青天。遇到题目自拟,字数不限的时候尚能勉强应付写到五百字。想到有一个叫五佰的歌手,是不是作文只能写到五百字而得名,也许可能。一旦碰上命题写作,又要字数不低于一千的时候,有欺人太甚几欲退学的想法。好不容易挖空心思、搜肠刮肚、死搬硬套的把学过的四字成语,反复使用N遍,多点了几个标点符号才凑够字数。无论语文老师怎么更换,一贯的评语都是,文不对题,老太太的裹脚,又臭又长。印证了我的写作风格比较统一,自始贯终,从没改变过。
尽管这样,也没能影响我在报纸上发表过文章。一生有过两次,第一次在青岛上学期间,第二次在参加工作之后。两次发表,两次请客,让我知道了发表文章原来是件赔钱的买卖。从事商业工作有了商业头脑后,再也没有投稿过。
让我再次想写敢写的是我的女儿。我想用我拙劣的文字,来记录她成长的历程。让成长的岁月留下刻度,给本来记性就差的我,留点回忆的东西。在与她一起走过的旅程中,留下我的足迹,与她一起共度的时光里,留下我的印记。用我的行动来感染她,用我的文字来影响她,从此让她爱上学习。有人说过,最好的教育是一棵树晃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现在女儿渐渐的爱听我阅读,偶尔还会听我写的文字,这是我要写的理由。
我必须先做棵树,做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