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天生就对武器感兴趣,比如我和我表弟。寒假一个多月,暑假将近两个月,做完假期作业没事儿干,母亲就带着我去二姨家走亲戚,顺便把我撂在二姨家住上十天半个月,一来让我和表弟这俩独生子都有个玩伴,二来也省得我在家成天调皮捣蛋,眼不见心不烦。我在二姨家是小娇客,二姨和姨夫自然好吃好喝好招待,当着我的面,也对表弟多了很多包容,我俩就越发没了管束,整天变着花样地疯玩儿。二姨家南边几十米就是泗河,我小时候河里的水还很深很清澈,河岸上长着好多无主的野树,我和表弟经常去折了野树的枝条,粗一些的“造杆子”,也就是做成棍棒打仗玩,细一些的,多半就成了我们制作弓箭的原材料。
比起棍子、玩具刀、玩具剑这些近身“兵器”,我和表弟不约而同地更加青睐弓箭这种远程“武器”,电视里看的古代军人用的弓箭好是好,可那时候哪有那么多钱,何况有钱也没地儿买,只有眼馋的份儿,但弓箭的基本原理我们还是懂的,于是就自己想办法做。制作弓臂最合适的材料自然是毛竹,然而鲁西南并不出产毛竹,我们只得因陋就简,尽量挑选笔直的野树枝,把树梢折掉,留下一米多长的一段,先在一头儿绑上绳子,再用力把树枝弯成半月形,用绳子把另一头也绑好,一张最简单的弓就做好了。弓弦用的绳子一般都是家里晾衣服用的细绳,如果能找到钓鱼线,或者风筝线,那就了不得了。箭的选材有点麻烦,必须得又细又长又直,还得有一定的分量,这样射出去才准,不打飘儿。河岸上的野树枝很少有符合标准的,还好家里有细竹竿,正好可以削短了当箭用,还有一种天然的箭,那就是高粱杆,这东西光滑笔直,不需要再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轻了,这可难不住我们,把一截铁条磨尖了,插到高粱杆头上,再用缝衣线绑紧,就是一杆上好的箭,射出去可以稳稳地钉在树干或木板上。弓箭都备齐了,左手挽弓,右手把高粱箭杆或竹箭杆搭在弓弦上,用力往后拉,弓张圆了绷紧了,右手一松,箭“嗖”地直飞出去,心里顿时被成就感充盈,感觉自己就像是战场上的大将军,威风凛凛,所向披靡。
背着弓,拿着箭,我和表弟就开始比赛了,一开始是比谁射得高、射得远,后来用塑料袋绑上小石块做成降落伞,扔到天上慢慢落下来,看谁能射得中,接着又开始射麻雀,当然从来没成功过,再后来,村里的鸡鸭鹅狗猫就遭了秧,统统成了我和表弟练箭法的靶子。小时候虽然不觉得残忍,可我们也从来不会用带铁尖的箭射小动物们。鸡鸭狗比较好欺负,也比较憨厚,很容易就射中,看着它们吱哇乱叫四处逃窜,我们却在一旁幸灾乐祸哈哈大笑。猫行动敏捷,三蹿两跳就上了树上了房,找都找不到,也就很难射中。最可怕的就是鹅,我们实在不该惹这个煞星,虽然一击即中,可鹅特别记仇,嘎嘎叫着长着翅膀就冲我俩扑过来,长脖子贴着地,气势汹汹势不可挡,誓要扭到我俩才肯罢休,我俩深知大鹅这位村中恶霸的厉害,箭也顾不得捡,赶紧落荒而逃,也算一报还一报了吧。
虽然弓箭能实现远程进攻,但和玩具枪相比,就太过简陋和小儿科了。早年间枪支管控没那么严,我小时候村里还有人拿着气枪打鸟打兔子,后来就再也见不到了,真枪违法,很多商贩就开始打擦边球,玩具枪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逐渐大行其道。我最早玩过的玩具枪,是半透明的塑料制作的,只有巴掌大小,枪身就是一片薄薄的塑料,塑料枪筒后面用橡皮筋拉栓,造型简单、做工粗糙、价格便宜,校门口的小摊小贩随处可见,才一毛钱一支,红黄蓝绿各种颜色都有。这种“手枪”谈不上什么威力,只能发射纸团或粉笔头,射程也就两三米,我们经常拿着它在操场上、教室里打闹,调皮的男生还会把鬼针草、苍耳作为子弹,专门往女生头发上、毛衣上打,女生们不堪其扰,经常哭着鼻子去报告老师,肇事者自然免不了一顿训斥,还顺便被没收了作案工具。
我们玩的这种小手枪,村里的大孩子们压根瞧不上,他们有一门绝技,就是手工制作“洋火枪”,洋火就是火柴,当年还保留着曾经的旧称。洋火枪的制作在我看来十分复杂,因为我从来也没学会过,只是看过别人制作的过程,所以也只能记个大概。首先需要一根长钢丝,弯折成手枪的形状,枪管处留出一截钢丝头;准备六七枚自行车链条的链节,链节有两个小孔,将其中一个顺着钢丝头穿进去;再用很多橡皮筋把链节牢牢地绑在一起,确保每一个小孔都准确地对齐,就做成了枪管;之后用一截钢丝做成枪栓,将其对准最后面链节的小孔。扳机用橡皮筋带动,一扣扳机,后面那截钢丝就能快速撞进前方链节的小孔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洋火枪看起来结构挺简单,实际上每道工序都必须严丝合缝,当年村里只有两三个人能做出来,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谁能亲手做出一把能打响的洋火枪,那他简直就是孩子王了,手持一把洋火枪的满足感和自豪感,丝毫不亚于今天的男孩子们拥有一架最新型的无人机或最先进的智能手机。洋火枪的用法也很简单,把一根火柴从后向前插到链节孔中,注意一定要火柴柄在前、火柴头在后,使火柴柄露出头来,只把火柴头留在枪管里,扣动扳机,“嘭”的一声,火柴就被发射了出去,枪管还冒着丝丝缕缕的青烟,有时候射出去的火柴还在燃烧,掉在地上还能引燃杂草和干柴。洋火枪虽然伤不到人,但击发时声音很响,吓唬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到了我上初中的时候,集市上开始流行一种能打塑料子弹的玩具枪,有手枪,也有步枪,都是黑色的枪身,买枪就送一包黄色的塑料子弹。这种玩具枪如今也是违法的,但当时就在市场上、小店里公开售卖,手枪两块钱一把,步枪没买过,不知道具体价格。看着周围的男孩们几乎每人都有一把,拿在手里特别威风,我做梦也想拥有一把,那时候父母每月工资才一两百块钱,我好话说尽,软磨硬泡,妈妈才终于给我买了一把,也是唯一的一把。那把玩具枪通身黑色,长二十多厘米,枪把长十厘米左右,弹匣就在枪把里藏着,轻按枪把上的一个按钮,弹匣就可滑落出来,供弹的原理和真的手枪一样,只不过子弹换成了黄豆大小的硬塑料小球。这种玩具手枪都是单发的,先得用力拉好枪栓,听到“嗑啪”一声脆响,这就是拉好了,右手举枪瞄准,左手轻托着右手手腕,眯起左眼,感觉自己真成了帅气的解放军战士。玩具手枪的射程能有十几米,如果距离足够近,可以射穿塑料瓶或厚纸板,至于树叶、纸片之类的,就更不在话下了。自从有了这把枪,我只要出去玩就一定要别在腰里,昂首挺胸、底气十足,连走夜路都不怕了,晚上睡觉前,一定要上好“子弹”,再拉好枪栓,把枪放在枕头底下,瞬间觉得胆气壮了好多,什么大灰狼啊妖魔鬼怪啊一概不足为惧,梦境都变得踏实美好了。很可惜,这把我最为钟爱的玩具手枪,后来也在历次搬家中消失了踪影。
还有两种玩具枪也不得不提,那就是我们小时候都会叠的纸枪,以及用木头削成的木枪。在那些物质匮乏的年代,孩子们的创造力都发挥到了极致,不会做洋火枪,又没钱买玩具枪,那我们就自己动手做。纸枪相对简单,需要用四张纸,大多是我们做作业用过的大演草或方格本,其中一张卷成半厘米粗细的圆纸筒,另外三张叠成三厘米见方的正方形扁纸盒,顶端都要留出连接用的孔圈,之后将三个扁纸盒按照上面两个、下面一个的顺序组装到一起,将圆纸筒插入上面两个扁纸盒的孔圈里,就组成了一把纸枪,如果要追求完美,还可以用边角料叠一个小小的准星,再把枪管末端翘起来当做保险,纸枪看起来就更像模像样了。纸枪做起来简单,可就是不能碰水,木枪就没这毛病,但做起来也更费事。孩子们一般做不了这活儿,都是手巧的父亲或哥哥们才能操刀,找一段树杈,最好外形和手枪接近的,只用一把刀就可以削成一把手枪的形状,就像《小兵张嘎》里嘎子用的那把木头“盒子炮”,有的粗糙、有的精致,可在我们眼里,都是一样的威武漂亮、爱不释手。
李虎,2019年5月11日于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