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的那些梦

眼下又高考了。我回想起仅仅这几个月里做过的梦,跟高考有关的,至少不下10个吧。在那些梦里,我不是重新从工作岗位回到了县高中读书,就是直接充当一个学生的角色考学,甚至换了大学、换了工作,在梦里开始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这样的梦境,这样的轮回,在这十几年里,不知道出现了多少回。我完全不明白,为什么会一直梦到这些场景,这些心情?难道高考的影子,真的要跟随我一生吗?

我一直认为我是了解自己的,尽管长期以来,我对学习、对社交的结果都存有焦虑,害怕让人失望、鄙视、嘲笑。可是当年我的高考成绩还算不错,没留下什么严重的心理阴影啊,尽管我参加了两次高考,但是考试的心态和过程与平时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何况我善于健忘,善于调整心态。在我后来的白天岁月里,我几乎没有去想过跟高考有关的东西。纵使和大家谈到高考,我的心中也不会产生特异的波动。近几年来,随着我的生活越理越清,我的社交焦虑也大大下降了,我的心态早就进入了淡泊之湖。我实在想不明白,在我的夜晚岁月里,我的梦中主人,为何对高考如此执着,以致于要一遍又一遍,无休止的循环来过。

好吧,让我把回忆拉回到高考前后的那段日子。我只记得那是个异常炎热的初夏,风吹起来没什么力气,蝉的叫声里也有些嘶哑,空气中弥漫着发亮的微尘,大货车隆隆地从马路边驶过,我步行走向几公里外的考场,心里连一块小石头也没有。不过当我在试卷上奋力疾书的时候,心里却有些吃力。我想起平时的自己,尽管考的分数能在班上名列前茅,可我对这些分数向来保持着某种陌生感,因为我从未觉得我完整的掌握了学习知识,以及对考试拥有强大的熟悉感和掌控力,而出于一个优等生的自我挣扎,我又必须得全神贯注的做题,考试过程中一旦有明显的偏差,就很容易心生焦虑感和无助感。所以在我眼中,这些分数好像并不属于我,或者总有人给我加了分。我记得有一次数学考试很难,我突然考了全班最高的98分(满分100),而我对此毫无感觉,还有一次英语考试,我做得很糟糕,可是我考了120多分,其实我觉得自己最多考100来分。难道是我的自信不够,还是直觉系统出了问题?

这个答案在我的高考中可以一见分晓。在那个夏日炎炎的下午,考数学,我挨个挨个的答题,速度很慢,而且每次做完,我都要马上重新检查一遍,这严重影响了我的进度,等我终于意识到一切都来不及了的时候,我还有差不多四十分的题没做。此刻的我像是一个无助的孩子,像是一个从没有参加过考试的新手,我在心中重重的叹着气,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有这么多题没做?可是内心的更深处,我又听到另一个声音在说,这是迟早的事,你不能总是一塌糊涂,然后依靠上天的眷顾。十几天后,高考成绩下来了,数学103。令我惊讶的是,大家一致认为英语比较难,如果我只考了100来分,我也不会意外,可我考了120分,虽然我过了一本线,可是我对我的语文,我的英语,我的文综成绩仍然有着陌生感,似乎我考不了那么多分。

大家祝贺我,在他们眼里,似乎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而我的内心里依旧一半是平静,一半是懵逼。金秋季,我没有被第一志愿填报的大学录取,我选择了复读。第二年的夏天,地震后一个月,我们按时高考,带着复读生和“灾民”的身份,我又一次走进了考场。这次的题总体上是比较简单的,据说省上阅卷也较为宽松,在我的印象中,数学、英语都是比较简单的,然鹅,我乐观的预计英语130没问题,结果成绩出来110几分。而我的数学上演惊险过山车,更是造就了我人生中的“五分钟精神”,在交卷前五六分钟的时候,我还有十五分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没做,很自然的,我想起了上一年的情景,但我没有让遗憾重演。我把大脑开到最大功率,非常镇定地做完了最后的几道题。分数:145。

和社交一样,为了维持一个优秀的独特的形象,我付出了太多,焦虑了太多,无助了太多。在那个年月,我们没有别的身份可选,而人又怎么可能全方位优秀呢?所有的一切,包括能力,价值,地位,尊严,权力,都被简化成了学业,都被神化成了成绩。有的人成绩优秀,却心理问题严重,有的人成绩平平,却因为不被认可,导致其他的闪光点被湮没。至今,我仍然认为学习眷顾了我,让我形成了很多好的“特质“和“精神”,成为了我在任何时候的最强利器,我的安全岛。这些有益之处,最终又帮助我克服了社交不足的焦虑和不自信,我不会再因为自我分心而麻木,也不会因为担心结果而怯懦。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理由,让我这么多年以来,对高考梦念念不忘,或许是因为我过去的焦虑和无助在我心里扎下了深深的根,即便我最后成功地斩断了它们,不让它们影响我未来的生活,可是它们早就成为了我的一部分,而高考就是它们最喜欢的释放场景。它们也反复地提醒着我:我过去的真相,和未来的谦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