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总是个让人烦恼的命题。成长有时会很缓慢,如小溪般唱着叮咚的歌曲趟过,有时却如此突如其来,如暴雨般劈头盖脸……三个孩子因为小镇上的几桩冤案经历了猝不及防的成长——痛苦与迷惑,悲伤与愤怒,也有温情与感动。这是爱与真知的成长经典。
故事背景:
经济大萧条时代的小镇,一个还在急切盼望着一年级开学的小女孩斯库特,她拥有正直的律师爸爸、比她大不了两岁的善良的哥哥,利落得体的黑人女管家、一个从来不出门的怪邻居和一群性格迥异但都平凡无奇的街坊四邻,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故事开篇:
小说里三分之一的时间,作者都在带领我们认识小镇的人和事,以小女孩的眼睛看出去,世界上最古怪的事情莫过于她从来不出门的邻居,对小镇上的人而言,一只疯狗走上街就是需要挨家挨户电话通知的恐怖事件。小镇很穷,但其中不乏高贵的人、善良的人、坚韧的人、知恩善报的人,生命在这里像是一组高低起伏的交响乐,各有各的轨迹,各有各的色彩,看起来像是要永久祥和地交织下去。
善良者被冠上了猛兽的外衣
在镇上,有一个怪人阿瑟-拉德利。他 15 年没有露过面,镇上的人都不愿意提起他。传说他就像一个恶毒的幽灵,所有不好的事情,人们都会联想到这个怪人。
没有多少人了解他,也许他们也不想了解,但人们却自动为拉德利披上了一层猛兽的外衣。即是猛兽,人人都会远离。但孩子们不一样,他们天真活泼,喜欢冒险。人人避之不及的怪人,杰姆,迪尔,斯库特三人被深深吸引,并主动迎上去。
孩子们首先试图将怪人阿瑟从房子里引出来,人自然是没有见到。但在此后的暑假,他们在阿瑟家外的大树上发现,有人悄悄地在这里放了小礼物。后来,他们在夜里爬上拉德利家的窗户想要一窥究竟,却被一个影子吓破了胆。逃跑时,杰姆将自己的裤子掉在了原地。等杰姆不得不半夜偷偷回去取裤子时,发现原本被铁丝缠住的裤子,被叠得整整齐齐的放在篱笆上。很久以后的一个夜里,斯库特和杰姆遭遇毒手时,有一位陌生人救出了他们。
这一切的温暖举动,皆出自人们眼中的怪人拉德利,他叫阿瑟。
阿瑟被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塑造成了一个怪兽。如果没有那三个孩子,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那个常年关在家里的怪人到底是怪物还是人。事实证明,小孩子的游戏或许毫无道理,但是连“怪兽”也更愿意为他们打开心房。从孩子的世界,我们看到一颗披上了猛兽外衣的善良之心。
正如阿迪克斯所言,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钻进他的身体里,像他一样走来走去。所以,请不要轻易为人下定义。
正义,是一种教养
阿迪克斯是斯库特和杰姆的父亲,他对两个孩子来说,亦师亦友。他在故事中是正义的化身。在黑人汤姆·鲁滨逊被指控强奸一名白人妇女后,他同意为其辩护。县里的人都觉得阿迪克斯的做法很是荒谬,因为那是黑人。
在成人的世界里,黑人就该低人一等,他们没有权利享受辩护。
但阿迪克斯是极少数坚持正义的人中的一个,他选择为无辜者辩护。他的理由很简单,如果不为正义站出来,那么他就再也无法直视孩子们的眼睛。****因为孩子们仰望世界,首先仰望的是他们的父亲。
在这场正义的拔河中,虽然整个案件的事实是:白人女孩勾引了黑人并被其父撞破,黑人慌乱中逃走,并没有对白人女孩动一根汗毛。但是阿迪克斯很清楚的知道,他的这场辩护基本没有胜利的可能。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阿迪克斯遭受很多非议和烦恼以及威胁,甚至影响到自己的孩子。但是,正义给了他勇气,去争取不可能中的可能,他说:“总不能因为过去这一百年我们一败涂地,就放弃争取胜利吧。”
虽然一切证据皆指向黑人的清白,即使阿迪克斯一番慷慨陈词,即使他让陪审团迟迟无法做出决定。最后,他还是输了,没能阻止陪审团判黑人有罪,因为他的黑色皮肤就是罪恶。
在满声笑语的人群里,杰姆哭了,他哭的是这个世界,是残酷真相。同时也撕开了另一层外衣,黑色的皮肤。也许,这是很多孩子的疑问,这些大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可他们确实这么做了,以前做过,现在也做,将来还会做。而且,他们这么做的时候,似乎只有孩子会哭泣。
在这个过程中,似乎正义的一方失败了,但胜利的一方却未必胜利,反而是声名扫地。人心,其实才是衡量正义的标准,它不能遵循从众原则。
虽然世间有恶,但作为爸爸的阿迪克斯,他用自己的能力为无辜者伸冤,没有被世俗的眼光牵着走。正是这样的一个爸爸,才能在纷乱中守护住了孩子的信念。虽然这是一个复杂的世界,但每个人的世界都有一个引路人,我们所仰望的那个人,决定了未来的品质与教养。
你翻开第一页,会看到一句话:“律师,我以为,曾经也是孩子。”
不管是谁,曾经都是孩子。只不过在长大的过程中,渐渐丢弃了一些东西,剩下的都是他们选择留下来的。
这本书,他教会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我们不仅要心存正义,还要保持善良及一往无前的勇敢。阿迪克斯说,“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经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你很少能赢,但有时也会。”
看完这本书,斯库特他们所经历的,也将成为我们所经历的。守望心中的那片净土,正义,会是一个人最好的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