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同事,刚毕业的大学生,25岁左右,去年分配到单位,一个很可爱的姑娘。这个姑娘从去年参加工作之后都开始了人生的另一个选择---婚选。
结婚是一个女人一辈子最重要的选择之一,一旦选择失败便意味着人生的大部处于失败当中,所以,她同样很慎重。她告诉我,去年男朋友跟她分手后,前前后后相亲了不下10位。然后我就问她,怎么一个中意的都没有?她说,我的条件其实很简单:1、必须是郑州本地人。2、有个固定工作(这里的固定工作是指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3、家里只能有一个男孩子。(可以有姐姐或者妹妹就是不能有哥哥或者弟弟)。我听了之后我就问她,没遇到一个合适的吗?她说,郑州本地人,大多符合她条件的,好多人还不一定能看上她。看上她的吧,她自己又不喜欢,其他外地的一想到以后遇到的一系列家庭问题都让她望而却步。
这么说起来,让我对现在的现实婚姻有些哭笑不得。现实社会的一些问题都已经影响到大多数人的婚姻问题。我不否认,婚姻里需要门当户对,家庭环境或者经济条件相差太大,总会有一方会一直处于一种妥协的地位。当城市的生活习惯与农村的生活习惯、人情世故起冲突时该用怎样的方法去解决。当两个文化背景相差甚远的家庭又该如何相处?特别90后的孩子更注重对生活的享受和对自我的追求,一些物质上的丰富才能满足他们的最基本的对生活的追求。同事的考虑无可厚非。但是,她的无奈也是一种现实,条件好一些的男孩子更愿意选择条件好一些的女孩子。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在每次选择上都会遇到,有岂止是婚姻呢?当我们遇到类似的选择的时候是愿意继续追求自己的最高标准或者最高理想还是愿意降低标准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