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一书的第一句话就是:人生苦难重重。 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然而,大部分人却不愿正视它,在他们看来,似乎人生本该既舒适又顺利。他们总是哀叹无数麻烦、压力、困难与其为伴,命运偏偏让他们自己、家人、部落、阶级、国家甚至民族吃苦受罪,而别的人却安然无恙,活的自由又幸福。 由于人生的矛盾和冲突带来的痛苦如此强烈,我们才把它们称为问题,正是问题接踵而来,我们才觉得人生苦难重重,悲喜参半。
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似乎不是聪明者。有的人不断拖延时间,等待问题自行消失;有的人对问题视而不见,或尽量忘记它们的存在。我们总是规避问题,而不是与问题正面搏击;我们只想远离问题,却不想经受解决问题带来的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心理学大师荣格更是明确指出:“神经症,是人生痛苦常见的替代品。”
替代品带来的痛苦,甚至比逃避的痛苦更为强烈,神经症由此成了更棘手的问题。事实上,如果不顾一切地逃避问题和痛苦,就会由此失去以解决问题推动心灵成长的契机,导致心理疾病越来越严重。而长期的、慢性的心理疾病,就会使人的心灵停止生长。不及时治疗,心灵就会萎缩和退化,心智就永远难以成熟。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要让自己,也要让我们的孩子认识到,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才能够使心灵变得健康。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和保持平衡。
李老师上课时曾用通俗的语言讲道,“如果一个人认为活着是来享福的,他就有受不完的罪;如果一个人认为活着是来遭罪的,他就有享不完的福。”我觉得这是对上述文字最好的总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