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5个学院申优答辩。城建学院和机电学院第一轮投票顺利通过三分之二票数,通过评优。
评优程序如下:每个单位汇报半小时,接受质询10分钟,然后20个评委(校领导加部门负责人)投票,过三分之二的通过评优。评优通过的院系,年终奖人均上浮百分之20。
此次做评委,在质询环节,我分别问了好几个问题。问信科学院H院长:科研工作室的工作机制及运行效果,答:科研工作室是学院统一安排的,谁有项目给谁用。问城建学院Y院长:按问题导向,城建院的科研是否还有问题?如何考虑的?答:科研的短板是缺学术带头人,老师缺工程经验,已考虑引进2名教授,推荐老师到工程现场锻炼,并把科研的经费指标下放到各系,每个系年人均3万。问经管学院D院长:科研考核制度设计的具体考虑。答:定性与定量结合,给每个人打分,评优时按分数排序推荐。
问问题并不是想为难他们,相反,个人觉得他们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好,希望把经验说出来供大家参考借鉴。只是,在提问质询环节,除了校领导以外,我提的最多,其他人都静默着,反思:1这些问题是否适合在质询环节来问?会不会对院系评优有反作用?答得好的当然加分,可其他的会减很多印象分吗?2其他人都静默,我是否应从众?
除了个人反思外,对这个评优制度也需要反思:评优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激发大家的积极性,是为了让大家把工作做得更好。可是,如果通过评优,反而打击了一些努力的院系和老师,是不是要重新考虑制度设计?
1需要限制评优的单位数量吗?
2评委都充分了解各院系吗?
3各指标是否应有不同权重?
目前的投票法,意味着每个部门负责人都有平等投票权,每项工作都是同等重要的。而事实上,院系的重点工作应是教学和科研啊。所以,以后打分是不是应该设置权重,比如教学占百分之多少,科研占百分之多少,其他人事、档案、财务、学生、组织等各占有多少?这样,是不是更有准确导向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