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海边的路宽阔冗长,路两边翠绿的柳树随风摇摆着枝条,阳光下不知名的花儿展露笑颜,空气清新,心情陡然愉悦。路越走越深,远远的嗅到大海的味道,其中夹杂着淡淡花香。脚步渐渐加快,花香由淡转浓,甜甜的香味沁人心脾。同伴脱口而出: “我要醉了,今天就留在这里了”。遭到大家一阵戏谑,话音未落,大家已经置身于这片槐树林里。
这里是仙人岛的槐树林,是海滨旅游休闲度假区。仙人岛是伸向海中的小岛,三面环水,形如卧兔,因此又名兔岛。关于仙人岛的传说有两个版本流传甚广。
一是和八仙有关。相传八仙蓬莱渡海,此岛如明珠立于茫茫碧波,上岛休憩,却遇龙王兴风作浪,百姓苦不堪言,遂与之敌,救百姓于水火。后人为谢八仙之恩,取名仙人岛。二是纪念霞姑。早时有一渔人,育有一女,名曰霞姑。父女相依。渔人入夜出海,其女立高岗提灯导航。一日,狂风骤起,渔人未归。女悲恸,念及他人出海,复立高岗提灯,天长日久,化为仙人,保渔人平安。此为仙人岛来历。
除了优美的传说,这里的美景也让人流连忘返。退潮时光洁细腻的沙滩绵延数十里,滩平浪缓,水净沙细,与其他海岸线上的岩石海礁相比更适合游人。岸边耸立十几组三叶如雪的风车,随风而舞,无疑又是一道美景。而让我们心心念念的是岸边千亩槐树海防林。
趁阳光正好,约三五好友,携子带女,一行人浩浩荡荡入槐林。找块开阔地安营扎寨,取出两顶帐篷,大人孩子七手八脚把帐篷固定、拉起,瞬间搭建而成。有了据点,孩子们就有了玩乐的城堡,大人们也忙碌起来。正值退潮时分,男人们忙不迭投入海滩挖海鲜,丰富野餐的食材。女人们纷纷拿出准备好的美食,献宝似的互相分享。而我既无美食又无心赶海,只有品尝美食的舌尖与观赏美景的心情。
美食还尚早,美景正当下。
嗅着甜蜜的花香,双脚不由自主的向前移动。满眼绿树白花,阳光拼命想穿透绿叶,无奈树叶茂密,只挤过疏枝泻下斑驳光影。串串白花状如铜铃,风中散放幽香。摘一串捧在手心,品一朵唇齿留香,香甜如故。儿时,家中粮食短缺,时逢槐花飘香,母亲采来白花蒸菜饺,煮花粥,吃得满嘴留香,孩子们心中它是最美味的。大人们采花为食,我们小孩子则以采花为美。摘花串串,左鬓戴一串,右鬓插一枝,香了发美了心,连勤劳的小蜜蜂也绕着你飞来飞去,你追我赶的快乐满路。
前方雾霭缭绕,如诗如画,周围的槐树渐渐淹没氤氲中,却见一美女盈盈而来,广袖长裙,衣袂飘飘。如此境界,疑心梦境,不忍问询,唯恐毁此美景,只呆立一旁,少倾,有一白衣少年缓缓而出,温文尔雅,玉树临风,俊男美女,互表衷肠,眉眼里流转着款款深情。袅袅仙境,鸟语花香,有情男女,一桢绝美画面。
“好了,休息一下。”
画外音传来,原来他们正取景拍摄婚纱照呢!
前方有一段弯弯的回廊,坐着几位休憩的老者,满面红颜,笑若槐花,谈笑风生,洋洋盈耳。
“今年的花开的早了些。”
“嗯,蜜蜂提前来了。”
“一会儿咱们问问养蜂人蜂蜜是什么价钱?”
“行,时间还早,我们再采些花。”
话语飘过,几位老者站起身来,手中拎起装满槐花的布袋,悠哉悠哉走向树林深处。望其背影,遥想老年隐居槐林,即使耄耋也会鹤发童颜,不禁哑言失笑。正如白居易的《夏夜宿直》里说“人少庭宇旷,夜凉风露清。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寂寞挑灯坐,沉吟蹋月行。年衰自无趣,不是厌承明。”老年无趣,听听海潮,品品花香,即便独享寂寞,亦我心向往之。
孩子们的叫喊声自远处传来,往回走的路上,才发觉刚刚只顾闻香而行,却忘记欣赏槐花了。许是寻常之物,心中没这样在意,乡下农家,谁家门前没有几棵槐,河边没有几株柳呢?树下的孩子们从没见过这么多槐树,摘下来一嘟噜一嘟噜的花儿比一比谁更美,谁更香?叽叽喳喳说起来没完,笑起来又如槐花般甜美。
甜的,蜜一样……
男人们收获颇丰,孩子们围在盛着海鲜的桶边久久不肯散去。吹着海风,尝着海鲜,赏着美景,唱着情歌,欢声笑语和着幽幽的花香飞散的很远很远,洒在映着夕阳余晖的海面,闪着点点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