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阅读资深教育记者、知名阅读推广人,同时是一位作家的张贵勇的书《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还没开始看,只是简单的序前的几幅插图和几行简单的文字就让我备受感动,由不得动笔了。他说:美好生活因爱而激发,由知识来引导,用心去感受;与痛心彼此观照的过程中,我开始警惕承认思维里惯有的简单与粗暴,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以教育的名义去伤害童心;我希望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能体会到生命的种种乐趣与价值,而不是被条条框框、各种压力所束缚,更不是为之无限加码。简单的几行字,让我的思绪一触即发,是啊!现当下的教育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呢?把孩子的价值观在导向一个什么样的层面,而社会上层出不穷的“教育乱象”、“教育怪象”甚至一系列事件让人惊诧不已。教育原本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要因素,而今却似乎更成为每个孩子生活的充要条件,学习早已占据了孩子得童年,更有甚者是把孩子的童年与学习划为等号,而《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中简言:童年是一本书,是最值得研究的宝藏。可我们去问问现在得孩子还有童年吗?即使有也有大人得半个影子在内,在一个不完整得童年。
作为一名基层小学的基础教育从教者,打交道离不开处在童年时期的孩子,看着他们烂漫得童年,有时候真的是一种庆幸。我所执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大多是留守儿童,一些孩子大多依靠爷爷奶奶来抚养,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疏于管教,因此他们除在校时间外大多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童年时光。而在下班后,我看到许多城市孩子刚从校门里出来,大多还没有褪去学校的疲劳又背着偌大的书包走进的各种补习班。他们稚嫩的脸上明显的看出一万个不愿意和些许疲惫。对于这点,我还是为我的孩子们感到庆幸的,至少他们的童年是所属于自己的,而城市在父母管教之下的孩子,童年多是在大人以教育的名义、以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名义下被分解的支离破碎。少白头、师生矛盾、家校矛盾等一系列尖锐的矛盾都直指向教育。教育难道不是一场幸福生活的开始吗?什么时候成了谁提谁头疼的问题了,学校把责任归结给家长,家长把责任又推给老师,教育像个皮球一样被人们来回踢。有家长说,教育问题上无小事,因此事事参与孩子的教育,哪怕是对学校教育的结果过分干涉;有老师说,教育关键靠家庭,因此不惜天天家访跟家长沟通孩子的事情。
事实上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不受孩子欢迎的,而在他们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呢? 大概没有几个人真正考虑过这个问题,因此只当玩是孩子的天性,只要收敛了天性就能学习好。其实不然,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们仅仅只是引导孩子朝着良好的习惯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关注孩子的需求。每一个人生存在社会上,都有需求,只要满足了这个本性之然,就能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花儿绿草他们都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同样孩子也有自己内心的一份需求,他有被尊重的需求,有被爱的需求,有自由安排童年的需求,同样也有欢乐的需求,他要释放儿童的天性,这样才能够茁长成长。就想养花一样,过分关注它的生长,不断的浇水,而凋谢的更快。
当下,大多数家长和老师急于求成,老师和家长双管齐下,不惜揠苗助长,带来的不是迅速的成长恐怕是过早的凋谢。只要放眼望去,一个三四年级的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处处可现,把一个个稚嫩的脊梁都快压弯了,里面装满了各种千奇百怪的教辅资料,而在古代没有教辅资料的情况下不依然涌现出一批仁人志士吗?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没有坚强的意志,是的,我们不可否认孩子的意志大多薄弱消沉,动不动跳楼、自杀,把生命当做儿戏,可是扪心自问,你有没有在孩子还没有承受能力的时候,过早的压弯了他的脊背,以致于在他能够有所担当的时候,想直起身体的时候脊梁过早的损坏。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稚嫩的肩膀驮着远大于身体承受能力的大车,车上装满了五花八门的书籍,而这些全部可归结为两个字——压力。
教育是快乐的,教育是幸福的,教育原本是一场修行。而今早已被改革的面目全非,甚至成了一副沉重的枷锁在束缚着孩子的天性与善良。有人说要做良心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是良心教育呢?有人说教师是蜡烛,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人说教师是灯塔,要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有人说教师是园丁,要给祖国建设最美的花园。这些都没有问题,且不说教师牺牲自己,且不说教的学生成绩有多好,这就是所谓的良心教育吗?如果这些都是建立在牺牲孩子的生命或者是牺牲老师的生命换来的,还能叫做良心教育吗?教师和孩子为什么就不能两全其美,非得要牺牲一方才能做出良好的教育呢?试问:一句“孩子,你快乐吗?”孩子的一个摇头可令千千万万个灯塔形象轰然倒塌,令千千万万个夜以继日的教育工作者顷刻间的付出变得一文不值。成绩好的孩子未必就说自己是快乐的,而不快乐的教育又要延续多少年呢?不快乐的教育又要辗转几代人呢?相反,一个教学成就突出的老师未必就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身体,而残缺的心理和不健全的身体根本就不是一个正常人所向往的。教育是双向的,我期待快乐也是双向的,教师和学生本来是并排站立,而现在却成了对立的一对矛盾体。
教育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不可否认。记得看过一幅关于教育的漫画是这样的,画的是一个个从模具里出来的孩子,旁边写着两个醒目的大字“教育”。世界上尚且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何况乎他们都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的孩子呢?真该反思了,古代尚有因材施教之说,现在看似也因材施教,也有着多元标准,可学习成绩依旧占主流评价体系。尽管提出的素质教育口号很高、很亮,但没有哪个学校因为其他素质过硬而升学率不行而被评为优秀学校,再到学校、到班级评价标准就更简单了,成绩几乎是衡量每个孩子的唯一标准。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老师心目中直接定为差生,不管你在别的方面有多大的才华,始终不会受到老师的待见。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基本可以定位为品学皆优,而在品德方面基本上由学习成绩来弥补,或者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不难解释出现了马加爵等等各种骇人听闻的事件的原因,你能不归结到教育的失败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文革时期的后遗症尚且影响到现在,而现在的教育又会影响到几代人呢?我不敢想象百年后的教育,好在目前又涌现出多种教育理念,这更加足以说明教育着实是出现了问题,否则,人们就不会去寻求更加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了。
做教育很难,得历经百年才看得出效果,做教育其实也很简单,只要孩子幸福快乐就好。做一场简单的教育,是一场教育简单的修行,只要孩子、老师、家长快乐就足以。其实,无论何种教育都抛不开一个“人” 字,人高于一切,生命高于一切,发掘人类储存在内心原有的真、善、美,发挥人性中的优点,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并做出相关的反应,可以说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尊重自然,让孩子的天性得到释放,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成长阶段,尊重孩子得成长规律,在什么阶段就接受什么知识,一首诗孩子在六岁时可以轻松的背会,你非得让他三岁背会,当孩子用尽全身力气背会的时候,却在六岁正当时轻松忘记,岂不是一场闹剧?而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认为做什么事都很困难,所有什么事情都不愿动手去做,少儿时期的记忆让他不敢着手做事,因此,国外说中国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差。其实不然,只是因为在孩子的记忆中,始终有些抵触情绪,而这种情绪可以伴随孩子终身。
所以做教育得“诚”,用诚来演化一场教育的修行。《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经论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那么还会有做不成得教育吗?在这里我还要再一次提醒人们:与童心彼此观照得过程中,要警惕成为思维里惯有得简单与粗暴,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以教育得名义去伤害一颗童心。
2017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