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于悦读
每个孩子都承载了家人们,太多太多的爱,每个家长也会担心给孩子的爱会不够。从备孕到孕检再到宝宝出生,每个家庭都付出了很多的心力。
可是爱孩子的同时,我们会不会一不留神就爱得太满了?担心孩子这个做不好,那个做不好,恨不得什么都替他做。这样做下来,大人们特别累,而孩子们也许会不开心。
01
我们小区有个酷酷的姥爷,姥爷家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姐妹,姥爷不止外表酷酷的,教育孩子的路子也很酷。
下午小区的小广场会聚集很多小朋友玩耍,有玩沙土的,有玩扭扭车的,有玩跷跷板的。几个月的宝宝,在家人的怀里看热闹,大一些的孩子两三个组团玩儿,家长们通常会跟在旁边。
双胞胎姐妹喜欢玩脚踏车,而姥爷会戴着墨镜,远远的看着,或和其他人聊天。
姐妹花绕着广场飞快的跑着,笑着。突然,其中一个摔倒在地了,姥爷听到动静,扭过头说“宝贝自己起来”,另外一个马上跑过来,向姥爷叙述事情经过。
我在一边抱着宝宝看着,感觉很吃惊,那个摔到的孩子很快就自己起来,而且没有哭。也很惊叹另一个宝贝,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想这跟姥爷平时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一般的家长看到自家宝贝摔倒了,那个心疼啊,立马抱起来看伤到哪里了,也许摔一下不是很疼,宝贝们看到紧张的家长,也会不自觉的哭起来。
摔倒了要自己站起来,原来这个道理从娃娃抓起,也有特殊的意义。
02
同事家的女儿,两岁多了,在家什么都抢着干,好像一个小大人似的。自己穿衣叠被,自己洗漱,帮妈妈打扫卫生,扫地,扔垃圾。
我们都奇怪她是怎么做到,让孩子那么独立的,有些同事也会找她取经。
原来,她家宝宝出生不久,正好赶上哥哥家的二宝也出生,两边宝宝都需要她的母亲带,自然会忽视一边。而同事又在做微商,经常特别忙。
因此,她家宝宝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自己待习惯了,哭没有大人来哄她,时间久了,自己哭的没意思,也就不哭了。
学走路时,也是宝贝自己摸索着,跌倒了再爬起来,没让大人怎么费心,就很早学会走路了。
同事由于自己很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能让孩子做的,就尽量释放她的天性,让她自己动手做。久而久之,她家宝贝就练就了独立的技能。
同事偶尔会有些小愧疚,感觉没怎么和宝贝好好相处,宝贝已经自己长大了。现在同事依然很忙,送货时,都让她家宝宝站在电动车的前面。
北京交流会时,同事也随身带着宝贝,和妈妈一起学习交流。学完再跟妈妈,去领略不同的风景。
她家宝贝那么小,就跟着妈妈去各种地方,也算是不一样的体验,从小就能体会到自家老妈,努力向上拼搏的精神。
可见,穷养富养不只是经济,更重要的是精神,金钱并不能延续很多代,而一个人的精神内核却可以永远的传承下去。
03
老妈帮忙带了很多小孩子,老妈最辛苦的,就是追着侄子侄女喂饭。我们都劝她,别追着他们喂了,不吃就让他们饿着,不惯他们的小毛病。
可老人家不愿意,孩子们一顿吃不饱,她就心疼,担心孩子们会不会饿瘦了。我老爸也在一边怂恿,追着喂也就这么两三年,不能怕麻烦。
结果,那几家的小孩,都不爱吃饭。身体素质也没有很好,抵抗力弱。
吸取这点教训,我时刻注意,要引起宝宝的食欲,想方设法逗她过来乖乖吃饭,她一走远,我就不去追她,叫她自己过来吃。
老公更有意思,每次吃饭特别夸张,故意在宝宝面前夸张地咀嚼,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好像他在吃人间美味。
现在我们一开饭,宝宝就很着急了,得提前给宝宝拣一些,放到她的小碗里面。“小猴子”就和孙猴子似的,开始用手享用她的食物了,还吃得特别津津有味。(注意,每次吃饭前仔细给宝宝洗手。)
宝宝虽然吃的不多,弄得到处都是饭菜,又脏又乱。可是她喜欢上了吃饭,养成了自己动手吃饭的小习惯,这是让我无比开心的。
对于吃饭这件大事,真的需要从小养成好习惯,顺便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手脑互动协调的能力。
每个宝贝都独立的一个人,虽然他们小,虽然他们不会说话,或不会很清晰地表达自己,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思考,并且学东西很快。
我们不能永远帮他们,也不能代替他们生活。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并认识这个世界,让他们拥有独自解决困难的能力,好过我们讲三遍,五遍道理。我们需要做的是,做好他们的人生导向,引领他们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我是安于悦读,89年巨蟹座,有个可爱的宝宝。希望传递一些温暖的文字,以文养心,喜欢就点颗小红心吧,这是原创第32篇,多谢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