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离开南京已经快一个月了。昨天因为正畸复诊,再次回到南京。周一的午后,天气炎热,中山东路的十字路口挤满了电瓶车。依然是熟悉的街道,但此时的心境与以往很不相同。因为大学在南京,经过四年的生活,感觉自己好像是个原住民,对哪儿都熟悉,不会感到大惊小怪。现在毕业了,再回到南京,感觉自己像是个游客,或者是个因公出差的上班族,在这个城市繁忙运转的当口目击了它的一瞬。我终于意识到,南京与我的生活失去了关联。不管南京今天给了我这个“游客”什么样的印象,都无关紧要,因为我只是个过路人。这种感觉很奇妙。离开南京仅一个月,我已经开始从一个游客的角度审视这座城市,并产生一点“如果我住在这里,会是怎样”的遐想。
在南京住了四年了,这座城市给我什么印象呢?宣传照片有过度美化的嫌疑,但若穿梭在它的街头巷陌,能领会到一种古朴的美。南大附近的旧书店、市中心道路两旁参天的悬铃木、明孝陵夹道灿黄的银杏叶,这些都是南京的美景。就连老南京人说的南京话,在我耳中听来都有几分亲切,是我的家乡离南京很近的缘故。在离开南京以后,我才能重新认识到南京的美,开始从一个游客的视角去欣赏这座古城。
我在中山东路的人行道上停下来,拍了一张标示有新街口的路牌——纯粹游客的做派。路牌旁衬着翠绿的悬铃木,显得格外漂亮。我曾用脚步探访了这座城市的许多地方,但从未像这次一样,停下来去拍路牌——当时对我来说重要的是目的地,而不是道旁这些随处可见的路标。现在,我想留下任何一个在南京的瞬间。
对我来说,南京还有许多值得怀念的地方:水族馆、中山陵、先锋书店、玄武湖、青奥中心的有轨电车、大大小小的咖啡店、新街口错综复杂的地铁站。当初选志愿差点去了威海,现在想来,我错失了靠海的自然风光,但收获了恬静朴实的人文风景。
南京这座城市的气质是怎样的呢?有一个数据:2021年南京市民综合阅读率为96.53%,连续多年位居江苏第一。虽然我一直对“世界文学之都”这个称号有种怀疑,但也必须承认,南京的书香味起码比其他城市浓。它有着为数众多的大学,有着南京图书馆、先锋书店这样的文化地标,有着秦淮河、老门东这样充满历史积淀的景点,还有各种历史主题的博物馆,地铁里都设有阅览室。
昨天在新华书店,大概正值暑假,书店里的人挺多,地上坐着许多捧书阅读的人。我喜欢逛书店,但不喜欢在书店读书,总觉静不下心来,看到他们这样专注,倒是有几分佩服。又看到几个新华书店的员工在整理书籍,一个人捧着一摞书传给另一个,他们的脸上都充满了笑意,似乎不觉得这是工作,而觉得是游戏。我看着他们,心想,若是不追求功名利禄,像他们一样为书店和读者服务,在这样为书环绕的环境工作,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想起去年暑假去北戴河,因晚上在宾馆无聊,就找了附近一家新华书店,想买本书读读。书店很小,在我在那停留的三四个小时里,书店里只有我和一个店员,再没其他人。下午四五点钟,店员就催我结账,她要关店了。北戴河果然是个旅游城市,这里只有赚游客钱的本地人和游客。南京的新华书店有四五层,平常人潮涌动,下班时间是六点,这么一对比,两个城市的气质差异可见一斑。南京也有其商业化的一面,最近几年,南京的网红店层出不穷,带动了一批餐饮、服装业的消费高峰,但它依然保留了许多文化的底蕴,站在新街口商圈的这个新华书店是最好的证明。在南京,你可以在工作日的正午时分十字路口的步履匆匆,也可以在深秋时节的明孝陵缓步徘徊,还可以择一清静茶室,坐下来慢慢品茶看书。
日本有一档节目叫“纪实24小时”,如果这档节目在南京拍,我希望节目组去拍摄24小时的秦淮河岸、24小时的新华书店、24小时的先锋书店,和24小时的新街口。我已经从居民和游客的角度分别看过了南京,现在,我想听南京人讲南京的故事,想听游客讲他们与南京的缘分,想从镜头里看看南京的日日夜夜。去年有次和朋友去鸡鸣寺看樱花,在地铁上给一位奶奶让座。她就是南京人,在感谢我们之余,给我们讲了南京哪些地方好玩、哪几个面馆好吃。虽然我已经不记得她提到的店名,但仍记得她和蔼的模样。南京是个新旧交替的城市,既有新街口的繁华高楼,也有寻常巷陌的细水流长。老南京人似乎有种悠闲、沉静的气质,在主城区的街巷里经常能看到开着一爿小店的老住户,不着急做生意的样子,一脸闲适地和隔壁店主聊天。它是曹雪芹荣华散尽的故乡,是无数文人墨客落脚写诗的地方,是许多代一国统治者定都的宝地。南京不像北上广,没有那么多外来的居民,因此少了一份多样性,但也多了一份对以往气质的传承。
离开南京后,我才爱上了它。我爱它斑驳的城墙,爱它盛放的樱花,爱街道两旁的悬铃木,爱随时得见的一处庄严的民国时期建筑。更重要的是,我四年的大学时光留在了这座城市。在生命中的这四年,我感受着南京生命的脉搏,也浸润着它背负历史但却举重若轻的优雅。也许记忆总是倾向于美化一切事物,但我还是要说,我爱南京,这座城市温柔地包容了我,为我指引出生活的无数可能。无论我会不会回到南京,我都会在记忆中为它保留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