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副描述中年的漫画火了。
题目是“中年妇女最后的倔强:保温杯、健身路、撕逼术和残留少女心。”
从黑豹主唱手拿保温杯的梗,到联想到奔四渐渐远离的青春。
自嘲细节“想当初,小蛮腰。现如今,空叹一身五花膘。”
好多人纷纷留言,句句戳心。
在家人不在时偷看《流星花园》的少女,竟然妥妥地奔四了。
想起多年前。
一脸的胶原蛋白,懵懂未开的眼神。
校外兼职,当过家教和群演。
染了流行的棕黄色头发;
没有老妈在身边唠叨,疯狂去淘新潮衣服。
宿舍茶会话,聊她们怦然心动,和黯然心伤。
手机还没有智能,要跑到图书馆排队上网。
大四快毕业,挤着早班公交车,吃刚出炉的面包。
穿着打折高跟鞋,健步如飞,急匆匆面试。
还没来得及思考人生,就被推到了社会的大流。
结婚,生娃,不同城市生活,出国进修,回到求学城市定居。
十年好像坐上穿梭机,眨眼之间。
二
时间被孩子作业、满桌玩具、辅导班、工作切割;
镜子里细纹、黑眼圈、赘肉腹,童颜易老。
即使如此,如果给我选择,也不愿时光倒流。
这十年,有痛苦的挑战,也有觉察开悟的蜕变。
从盲从到独立,心态更轻盈,可能是最大的收获。
心态第一个变化是:从“假自我”到“真自我”。
工作时,深受教育体系内影响,从小就“听话”,畏惧权威。
一旦预测别人评价是负面的,我就会神经绷紧。
“挨批?紧张好害怕。”
脑海里,经常会脑补评价。
从小是大人夸奖的听话孩子。
直到毕业那天发现没人的话可以听了,像在大海中颠簸的小船。
戴亚楠老师写的家庭美育的书《生命合伙人》,里面有句话很符合我那时的状态,“太久不发出自己的声音,没有这样的训练,思维慢慢就退化了,然后臣服于权威,以为那就是自己的声音。”
学英语专业,大家都去外贸公司,那我也去。
别人得心应手,而我对数字如履薄冰;
去教英语,可以笑着讲相声,笑完之后感觉自己脑子是空的。
我不喜欢语法,也不懂教育的本质。我适合做什么?非常迷茫。
结婚定居在昆明,有一天写日记“我会对未来的孩子说些什么?”
后来发现,当我开始思考时,孩子真的悄然而来。
孩子出生了,我成了一枚随时待命的奶牛。
她以对世界永无止息的好奇心,重新点燃了我的思考。
我第一次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好奇心”:
妈妈按照什么来定义自己?按照社会标签?他人期待?还是装作忙碌地不去思考?我如果要养育她,我也要去知道我是谁。
这个“谁”不是定义为某种标签,而是探索和了解自己。
孩子一岁多,我应聘到企业国际部,看到更多元的文化。
后来,我进入了5A级公益基金会,协助国内大学开设爱心茶室,让学生们提供实践的机会,勤工俭学,用盈利去开展公益项目,为山区孩子们建图书室。
茶室虽小,五脏俱全,学生们各司其职,从营销到传播文案,利用业余时间来提高沟通能力,领导能力。
他们有机会从小我走向更广阔的“大我”,意识到有能力凭借智慧去创造更大的价值,影响比他们更弱小的群体。
这种公民精神,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习得和锻炼。
我看到很多学生的状态发生改变,一位店长说我愿意生命去影响生命,去帮助山区的小种子,栽培在梦想的土壤。
这些年轻的大学生基于茶室平台,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比如邀请国内知名学者讲座,如邀请著名揭黑记者王克勤老师讲述大爱清尘项目;
还有很多公益活动,如图书漂流,资助贫困大学生,山区学校帮扶计划;也丰富了校园美学,比如在户外开展茶道云席、汉服展示等活动。
现在国内流行PBL(Programe-based learning项目制学习)方式,想想我们在几年前就在践行,基于真实空间场景,带领学生在文化、营销、公益三个方面实践和成长。
这种自我造血运营,再投入到有社会价值的事情上的运营模式,叫做社会企业。这种新型公益给我打开一扇门,就是点燃了思想的火种。
这个时候,我发现最感兴趣的,是关于思想和精神的成长。
积压多年的内心的小野兽一直在召唤,但我并不敢回应。
一向“自小”的我,也可以出国进修学习。
高考两度失利,考雅思考了三次,申请历经了几年波折。
我内心一直在自我否定,也在意别人的评价。
几经挣扎,2014年9月,我还是去了英国进修。
这段学习经历不长,但重新梳理了我对教育的认知。
擅长妄自菲薄的我,差点成为传播学的逃兵,否定能通过严谨的论文审核,两股战战,怀疑之前的憧憬是叶公好龙,满脑子想着改专业。
恐慌过后,还是逼迫自己去泡在图书馆,读大部头的书。
主动在图书馆检索,对课题进行思考,变成了内心的驱动力。
教育”Educate的词根是拉丁文,引领、拉出的意思,在教启发式问题中寻求答案,而探索答案的思辨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德国的女神老师说,希望你慢慢建立的思维方式,成为你一辈子的财富。
英国是全世界社会企业的起源,我去了英国大使馆文化协会,谷歌校园的各种沙龙活动,如饥似渴地深入了解和学习。
遇到从牛津大学的华裔混血女生,小语种专业,并没有选择名校精英的路线,投身伦敦一家NGO从事教育工作。
她表示国内对名校的推崇有些不可思议,当她在香港一所大学交流活动时,同学们那种崇拜眼神让她愕然。
可以按照自己意愿,度过有意义的人生,这是她的选择。
一个人最幸福的状态,并不是名校光环,而是开启成长思维,有机会成为他自己。
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在Ted演讲中,提到僵固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僵固型思维模式的孩子,认为天赋最重要,遇到挫折容易逃避,做事为了证明自己,遇到困难会归结于环境;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则认为挑战能创造新的神经元连结,愿意拥抱挑战,享受克服挑战的乐趣。
很多名校学生并没有外界想象的人生赢家,同样受僵固型思维的困扰。
他们很大程度上受社会评价的影响,带来的强烈不安全感,导致防御心态和过度的自我关注。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当儿童担心不被社会认可,会产生强烈的焦虑,于是在脑海中创造一个假想的优秀的、大人喜爱的形象。
但当用这种自我来对照真实的自己时,更加害怕让人看到身上有失败的一面。
潜意识里的台词是,维持好的形象,你才会被接纳和被关爱。
而暴露缺陷或者经历失败,你可以会被排斥或不被接纳。
这种思维习惯会如影随性,会竭尽全力地证明自己,防御自尊心受损。
而重心一旦放在焦虑和关注评价上,会很难找到做事情本身的乐趣。
我痛心很多名校学生格局视野的狭窄,并没有因为迈入更好的平台而改善,只看到自我利益,并没有公民精神。如北大教授钱学理教授所说,活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也是促使我找到认定的意义:提高女性系统思维能力,因为一个女性思维开阔,内心充盈,她的孩子也会受益。
国内妈妈面临很多困境,比如家庭关系,自我成长,而思维打开后,可以化繁为简,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
十年,从不懂得教育,到理解教育引导妈妈群体觉察,树立积极的思维方式。
当妈妈们调整认识,减少焦虑,我也会感受到幸福感。
这种价值感,不再是急切渴求外界认可,而是自我认知。
自信来自于对自己的优势了解,而不再是等待外界的赞美。
按照真实的价值观,放下束缚,更加通透和轻松。
知识和高学历不等于智慧。
真正的智慧,来自开始深入洞察自我。
这是传统教育缺乏的一课,如何成为完整的人,建立独立的思维方式。
在TEDx演讲平台上,我的主题是“女性成长思维”:“在信息过量的时代,女性建立独立思辨力,更新思维模式,变挑战为成长之机,实现自我蜕变。”
基于十年海内外教育领域的观察,我也成为了教育专栏作者,从开始的几个人阅读,到发表在人民日报夜读、读者
中国教师、家庭杂志等千余家在线平台。
三
心态第二个变化是,在亲密关系的锤炼中懂得包容。
和孩爸高中遇见,大学毕业时才恋,三观相投,按理说已是非常幸运。
但是,婚姻生活真是练兵场,学习应对对方最脆弱黑暗的时候。
那些咬牙切齿互相咒骂的时刻。内心黑狗放出来时,自己都不相信这是自己。
最开始遇到冲突时,情绪失控,冷战几天。
开始以为这是性情中人,小说都要这种套路,后来发现这是幼稚和狭隘。
孩子三岁时,我和她爸正在“世界大战”,她在旁想哭,我补上“没事,我俩演戏彩排中。”
孩子记忆力是惊人的,她今天还说“我爸妈吵架,其实是彩排呢。”
我们和很多新生儿家庭一样,争吵;耗神费力;极度疲惫和冷战之后的困境,我开始冷静下来。
系统学习心理学,更懂得人性的丰富,什么是包容。怒火会渐渐熄灭,不是因为强行按住,而是因为感知发生了变化。不韵世事时,在门缝里看世界,现在感知到更宽的领域,打开一扇门看世界。
精神共同成长,是岁月流逝中弥足珍贵的礼物。依然小吵,却学会了“积极暂停”,和好周期也缩短了。
本.沙哈尔说,亲密关系是感受幸福的必备条件,而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提高的。他强调的,就是“通过有意识的努力。”终年抱怨的夫妻,双方都没有付出有意识的努力,而只是选择了彼此指责。
三观相投,情投意合的情侣,也会摩擦不断。
教育体质内,我们没有机会学习如何构建亲密关系,而这种能力,是在一次次痛苦的争吵后后,不断建设的。
描述很简单,实际过程要艰难很多,漫长很多。
我们是人,不是神和机器人,难免“怼天怼地怼同事,鸡娃鸡几鸡老公”;
依然会情绪失控、焦虑,不过情绪复原的能力,增强了很多。
四
心态第三个变化,感谢遇见各种可爱的人们,灵魂从单调到有趣。
前些天,邮箱里收到一封来自英国的邮件。
年近80岁的忘年交,可爱的英国夫妻Antony和Barbara,坐着西伯利亚号火车来中国旅行,来看我。
接到邮件,泪流满面。
遇见他们,给了我很多温暖的鼓励。
他们家是学校合作的文化交流家庭,精心准备美食和活动。
家里面积狭小,但客厅内鲜花常开,卧室是紫罗兰清新壁纸,每处都有热爱生活的细节。
Barbara从超市买了9种巧克力,还用WORD文档打印出调查小问卷,让大家填写,你最喜欢的口味是哪种?你觉得一般的是哪块?不喜欢的是哪块?
品尝巧克力时,Barbara闭上眼睛,发出孩子般好奇的“嗯”声音,用心感受滋味不同,频频点头,眼神里光芒闪耀,再拿起笔隆重地打对勾。
那一刻,心里有水滴划过,触动。
在国内也有一些忘年交,他们虽皱纹满面,却同样越来越简单而丰富。
他们都是很普通的人,却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历经磨难后,也可以活得豁达、有趣、真诚、快乐。
对比那些常年扑克脸的阴郁,他们的脸上总是充满神采。
普通而美好的忘年交们,给了我极大的精神力量。
你看见什么样的世界,遇见什么样的人,取决于自己。
五
很多三十多岁的女性,虽然想尽办法来保养“颜值”,可是对于精神颜值的重视程度,好像还没有开启。
事实上,这个年龄阶段,是最好的认识自我的时候。
应试教育中,我们从流水线上批量走到社会,结婚生子,职场发展。
传统教育里,最匮乏的功课,是如何认知自我,和认识与外界的关系。
很多妈妈感到心力交萃,迷失自我,感觉人到中年,在陀螺中旋转。
外界关心你怎么教育孩子,而我只关注你的内心,关注你的成长,因为懂得。
我曾受困于思维,也受益于思维。它可以帮助你,重新洞察和自己、他人、世界的关系,从容独立做自己。
------------------------------------------------------
Hi,我是Melody曾婷,8岁女孩妈妈,思维教练,致力于亲子教育、情感咨询和自我成长领域。30岁赴英进修;威斯敏斯特大学传播系硕士;CoRT(Cognitive Research Trust)系统思维训练认证高级讲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认证家长讲师;中科院心理所教育心理学研究生班进修;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指导师培训班结业;两次在TEDx演讲平台发表“女性成长思维”主题演讲;微信公号“女性成长思维”。
文章发布及转载于千余家在线平台,人民日报夜读、读者、作家导刊、家庭、中国教育研究、北大纵横等。一对一咨询Wechat:3703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