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色彩三要素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影响着色彩,比如:
冷暖
很多时候一幅成功的画作,冷暖会达到一定的和谐。暖色大多时候用在主要的画面内容,尤其是肖像画,因为暖色有「往前走」的效果(如红黄)。冷色大多时候用于背景或者非主体内容(如蓝绿)可以衬托主体内容,因为了冷色的特性是「往后走」。
这是一副十八世纪英国宫廷画家兼美院院长约书亚·雷诺兹的作品(如图)。这幅画中,可以看出上面所述规律的运用。
这是十八世纪法国洛可可风格的代表画家弗朗索瓦·布歇的作品。冷色做背景衬托,暖色描绘前景主要内容的运用在他的画中有更明显的体现。
这是十八世纪和雷诺兹齐名的英国大画家托马斯·庚斯博罗的代表作,可能是他最有名的一副画作——《蓝衣少年》
据说当时雷诺兹断言:「蓝色只能用于背景,而不能用在前景」。于是庚斯博罗用这幅画反驳了这一观点。
庚斯博罗这幅画虽然用蓝色做为「主体色」,但并不会影响空间感,人物的塑造依然很成功。当然了,冷暖的对比只是绘画很多因素中的一个。很多变量都可以塑造画面,如这幅画中蓝色较纯,背景的黄色比较灰,灰往后走,纯往前;背景很壮观,但整体偏暗,突出了人物衣服的高光,尤其是右手臂边缘的背景,提亮了一些,加强的这只手臂离我们最近的空间感。
当然,这个道理雷诺兹自然也懂。他说的规律大概只是给学生听。就像达芬奇手稿里写的很多规律他自己都不遵循。
透明度
水彩的颜色可以达到最透明的效果,油画则可以最厚重。透明和厚重是一个对比,一个变量。从这一变量的可控程度来说,水彩和油画差不多,粉彩最弱。因粉笔大多不透明;要厚重倒是可以像德加那样,涂一层后就喷一次定画液,让颜料可以不断叠加。
一般透明度越高,颜料越薄,越会「往后走」;反之,透明度越低,颜料越厚,越会「往前走」。所以通常画面主体物多用厚重颜色,而背景,暗处则多用透明轻薄颜色。
理论上来说,颜色的厚薄是可以控制的,要厚就多放;而每个颜色的透明度则是他自身就有的特性。实际运用上,要把透明的颜色变得不透明,添加其他不透明颜色即可,或者单纯多涂几次相同的颜色让其变厚失去透明度。想把不透明的颜色变透明可以稀释它,但是这必定也很大的影响其明度。
如果读者有机会近距离看古代大师的作品,会发现一些需要「往后」的暗处颜色往往比较薄,而亮处或者一些需要「往前」的部分则比较厚。实际上很多画家的方法也是这样:先画一个比较暗的底色,之后再塑造画面,一些处于阴影的部分,画家直接不画,留出底色当作阴影,这样就有了透明不透明、厚薄的对比。
这是委拉斯凯兹著名的杰作《教皇诺森十世像》局部。可以看到耳朵这边处于阴影的地方是底色,而帽子与皮肤衔接的部分有影子,他也是直接留出了底色做为影子。还有些露出的地方没有完全涂满可以窥见底色,如耳朵上方。
在十九世纪,英国的水彩画家们认为完全使用透明颜料才算的上是纯正的水彩。这个观念到今天还影响着很多水彩画家。确实,透明是水彩最特有的一个优势。不过在当代,一大批「走红」的水彩画家他们则对这一理论毫不理会。他们毫不忌讳的把水彩和水粉混合使用(实际上今天的水彩颜料里也有很多和水粉很接近的不透明颜色,尤其荷尔拜因牌的水彩)。这一实践减弱了水彩自身特色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优势:1,容易塑造。因为可以用不透明颜色覆盖,也就是更容易修改,也更容易深入。2,增加透明度对比。有了极透明的水彩,加上水粉的不透明,就产生了一个对比,一个可控制的变量。3,在湿画法中更容易控制颜色扩散的程度。
这幅是澳大利亚水彩画家约瑟夫的水彩作品。水光的表现真是水彩的一个强项。在这幅优美的画作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水很「轻」,而建筑物比较「重」。我想这就是用透明颜色画水,用不透明颜色画建筑物带来的神奇效果。我的水彩老师Carles Pellejero很多时候甚至给水彩颜色加入水粉颜料来表现要突出的人物、以及建筑物之类感觉比较「重」的物体。
色彩的感情
坦诚的说,笔者在这方面目前没有太多研究,但它显然是存在的。
记得以前我看过一个实验:给一个快餐店的餐具都换成红色的,墙壁也涂成红色。结果客人用餐的速度大大的提升了。
红色代表激情、兴奋,是醒目的颜色。在自然界中是很多动物的警戒色,动物们用它来威慑敌人、保护自己。
即使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不同颜色可能的效果,我们大概也不会想把自己休息的卧室涂成红色。
而用来宣传的广告牌则特别喜欢红色,因为可以突出自己的产品、店铺。所以大多商场没有什么美感,因为当所有人都要突出的时候,结果是不和谐的。这也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比较成功的描绘城市的画作都是逆光、黎明、或夜晚。总之,要让那些不和谐处于昏暗模糊中。
我发现很多重视「柔和」效果的画家都很慎用红色。十七世纪荷兰的大画家维米尔的画作里如果有红色,要么是主体物的颜色,可以达到非常突出主体表现的效果;要么就占很小比例,增加了画面趣味,又不破坏整体的和谐。
这里蜻蜓点水的讨论了下红色,仅做启发之用。对颜色的奥秘来说,冰山一角都不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