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网络,让人与人之间的交集跨越时空,超越阶层,为陌生人提供平等交流的平台。
机缘巧合下,通过他人的文笔,一个陌生而熟悉的名字再次冲击我的思维——吴又存,只知其为名师,具体不详。在度娘的帮助下,搜索吴又存,信息量大的惊人!特级教师、国培计划专家、武汉楷模、全国思品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最吸引眼球的是他在今年代表湖北省参加了全国思政教师座谈会并做报告,受到了习主席的称赞!这可是思政人的殊荣!同为思政人,与有荣焉!
载誉归来的吴又存老师,自然是无数思政人的楷模。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不免好奇他成长的历程,又是度娘帮助,对吴老师的成长之路略窥一二,心有所触,总结一二。
一、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尤其令我激动的是吴老师居然是一位诗词达人。背诗即兴作诗都得心应手,课堂导入、衔接过渡都有诗词穿针引线,锦上添花,为思政课增加了人文底蕴,以传统文化感染人,打动人,长期浸淫在吴老师诗意的课堂上,学生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对中华文化认同感,自豪感 。这既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当诗词不止陶冶个人的情操,而且成为我们课堂的推进器和源头活水,这是一件多么美妙动人的事!
二、常怀赤子之心。待家人以柔情,视工作为痴狂,对生活以善意。一片赤子之心浇灌吴老师的课堂,以情入理,若涓涓细流,浸润心田,将核心价值观用最温情最生动的方式入脑入心。
“我们不能做"贝多芬(背多分)",也不能做"赵先生(照本宣科)",更不能做"吴先生(误人子弟)。”吴又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坚定信仰,德法兼修,诗词歌赋,真情涌动”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号召全体思政教师“努力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以上文字出自吴又存老师的采访稿。
思政老师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眼中是妥妥的“副科”“无足轻重”,而吴老师让我感受到了思政老师的使命和责任担当,感染到了师者情怀,做好引路人的工作是用一生去准备,“治大国犹如烹小鲜”,做好思政课亦同理,没有严谨治学的态度,没有对教材课标的准确把握,没有跨越学科汲取营养,就不可能游刃有余,担任“系好人生扣子的人”。在这种倾情投入下,去做好分内和看似“分外”的事情,吴老师的视野开阔博大,令我等钦佩。
王尔德说,吾辈皆处沟渠,但必有仰望星空者,吴又存老师当属深沉地仰望星空,又俯视大地的人。只言片语,以此表达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