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月)
1
每天早晨送小T去上幼儿园,我都会在操场停留片刻,看他在操场上做会儿统感训练。
因为是小班的孩子,训练项目也相对简单,诸如:跳羊角球、在垫子上爬、穿越小拱门、套圈圈、小球投筐之类。
T总是做得不如其他孩子,他的运动细胞差,几个月时就已经体现出来。
翻身、爬行、坐、站、走、跑、跳、上下楼……所有和运动有关的发展项目,他都比别的孩子迟。
虽不是迟太多,最终也都会了,但运动细胞的不发达已然很明显。
老师常常被他笨拙的动作逗笑,然后看向我,笑道:小T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运动细胞实在是…
我自觉的接下去:一塌糊涂。
老师用力点头。
2
平日,我虽然每天都在一旁看一会儿,但无论他表现如何,我都不上前干涉,因为有老师在,我不想越俎代庖,干涉老师的工作。
小T并不知道自己运动能力差,每次笨拙地完成一个项目,他都会很开心很自豪地看着我笑,我也总是点点头,笑着对他说:加油!
小T有两位老师,两位老师每日轮流带孩子们训练,两位老师的育儿方式不同。
年长些的那位老师,不管小T做得如何笨拙,只要他最终完成了,她都会拍拍手,笑着说:不错,下次要更好哦!
年轻的那位老师,有时候会忍不住批评调皮不听指挥的孩子,以及做不好的孩子。
我并没有矫情到觉得这有多么不妥,事实上,小T最喜欢的是年轻的这位老师,并且说老师对他特别好。
3
大部分时候,年轻的老师没有在晨训时斥责过我家小T。
除了这日!
这日的训练项目是把小球扔进筐里,框口很大,且距离只有半米。其他孩子都极其轻松扔进去,只有小T,扔球的姿势特别可笑,永远扔不准,每次都把球扔得很远,再笨拙地捡回来。
老师忍不住大声斥责他:你怎么扔的?怎么总是扔不好?怎么回事你?
小T扔了几次,越扔越差,越差老师越生气,最后,小T彻底蒙了,不知道该怎么动才好了。
说实话,老师斥责小T的时候,我心里不是不难受的。有一点心疼,更多是难堪,原本一直挂着的笑容,也渐渐挂不住了。
小T扔的球滚到了我脚边,他跑过来捡,抬头又对我展露一个开心的笑容,我却因为心中无名的怒火,一脸不满地看着他,并且,质问了他一句: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动作都做不好?
他对我眨吧眨吧眼睛,拿着球回到了队伍里。
我沉着脸,对他挥挥手,离开了幼儿园。
那一刻,我心情坏到了极点。
4
那天在单位,我几乎用了一整天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并且把无名火撒到了小T他爸身上。
微信里噼里啪啦跟他说了一大串,大意就是责怪他平时就知道带孩子做看昆虫看花草讲故事玩玩具这些“静”的事情,很少像别的爸爸那样带着儿子疯玩和运动。
尽管我内心知道,这并不是小T运动能力不佳的主要原因,更多的是天生如此。
我早就发现,小T对运动不太感兴趣,虽然也活泼好动蹦蹦跳跳,但相对更喜欢安静些的事情,比如画画、阅读,这是孩子天生的性格导致,也有遗传因素,我和他爸都是偏“文静”“运动细胞欠佳”的那类人。
但我还是因为老师的斥责,焦虑了一整天。
晚上回家,看着小T无忧无虑的笑脸,奶声奶气用英语和我打招呼,我突然就释然了,我对自己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或许有的孩子擅长运动,语言发展却很迟缓,有的孩子音乐天赋极强,性格却偏内向……,我们可以尽可能去帮助他们提高弱项,却不必强求,更不必要求他完美。
5
我为什么会忘记,我的小T,除了运动能力差,明明也有很多优点啊。
他适应能力强,第一次离开家人单独上幼儿园就没有掉一滴眼泪,每天开开心心;
他性格十分平和乐观,从来不会因为得不到某样东西大哭大闹,会有办法自己说服自己,去玩具店会主动说“今天说好只买一个哦”;
他语言天赋极强,四岁就能做简单的打油诗,会正确运用很多成语,会在恰当的时候突然冒出一句古诗,在没有上过英语培训班仅靠我平日潜移默化的情况下,听得懂绝大部分日常英文指令,会几百个英语单词和几十首英语儿歌;
他贴心懂事又温暖,会大声与人打招呼,会担心九十岁的太婆会不会没有人陪;
他音乐天赋很强,敲起小鼓像模像样,胡乱吹口琴弹钢琴居然都能让人大概听出是什么曲子;
他自控力很好,说好看几分钟电视玩几分钟手机,到时间了,无需催促,会自己主动关掉;
他善良又有责任感,和90岁的婆太一起出门,时刻提醒我要保护婆太的安全;看见比他小的小朋友一个人在路上乱跑,他会拉着我一起去把小朋友带到安全的地方才离开!
他除了运动能力差,明明也有很多很多优点啊!
我焦虑什么?是怕他未来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吗?是希望他文武双全十全十美吗?
我要他完美干什么?我凭什么要求他什么都好?要求他什么都不比别人差?又凭什么因为他运动能力差而斥责他?
差一些,又如何?
那个不完美,有缺点,却又真实可爱,每天快乐健康成长,大部分时候很乖,偶尔小调皮的孩子,才是最真实也最珍贵的存在,不是吗?
6
想到这里,我为自己的“恼怒”“焦虑”感到无比羞愧。
我告诉他,也告诉自己:
小T,妈妈不会再因此而焦虑,妈妈会陪你一起运动,咱们尽力就好,不强求!
孩子,你真的不必完美!成长路上,我用爱与耐心相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