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鲁迅先生看到国内人民的孱弱体质,决心去日本学医,帮助孱弱的中国人强身健体,拥有健康的身体,可是慢慢地,鲁迅先生发现中国人的问题并不在身体上,而是在思想中,从而弃医从文,拿起了笔杆子拯救国人的灵魂。
还有两个人,张益和李峰,都是大学同学,同一个专业,同一个宿舍,就差穿同一条裤子了,就这样的两个人在上大学的时候,二人亲密无间,一块逃课,一块补考,一块重修,可谓是体会尽大学生活的各种辛酸苦辣和刺激,突然有一天两个人都喜欢上了美剧,二人坚持认为英语太重要了,现在美剧的翻译都太烂,体会不到编剧的真实意图,有时候还会误解,有必要为了看美剧去把英语再补一补,张益说:先从美剧开始吧,把每集的不认识的单词或者短语记下来,然后去查,再记忆,看的多了自然也就好了。而李峰则认为:需要从长计议,从语法音标开始研究美式英语,日常俚语等,但是感觉到太困难,自己没那么多时间,等到自己有精力的时候再去做吧,先看着别人翻译的字幕,将就着吧。
就这样张益在开始的时候遇到了越来越多的生词和短语,通过辛苦的回放、记录、查询和记忆,花费了超越李峰的时间来看美剧,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竟然遇到的生词和短语在减少,慢慢能听懂其中的30%,就这样过了一年的时间,基本可以实现无字幕观赏。而李峰则还是需要借助国内翻译过来的字幕,一直也没打开学习英语的路,二人经常一块讨论剧情,显然张益对剧情的理解要更加深入一些,慢慢地他接触到了翻译字幕团队,并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提供了自己翻译的作品,进而被招募进了翻译团队,本来好好的娱乐项目竟然让自己实现了财务的收入。而李峰在羡慕的同时,还在困惑,这到底怎么回事。
差异到底在哪?有这么一个牛逼的理论,叫做OODA博伊德战略环,Observe观察、Orient调整、Decide决策、Act 行动,发明这个的博伊德是个美军上校,为了战争而发明出来的,前阵看到了frank(致力于成为写作第二牛的牛人)关于这个循环的文章,对我启发非常大,结合上面的故事来分析下,张益和李峰的差距在哪。
首先来看张益,依照博伊德循环的理论,在决定要去学英语之前,张益和李峰二人的基础基本差不多,都是以兴趣为激发点,张益采取的策略是DAOOA,决策、行动,观察、调整、再行动,就这样决定去做的时候就从美剧开始入手,单词、短语、语法等,从查询、记忆开始,然后再观察哪里有调整的地方,然后再去行动,结果是从行动中看到了更多的希望和可能性,随后被字幕团队发现,进而实现了博伊德环的输出,实现了自身的升级和迭代。
回过头来看看李峰,一直卡在观察和调整之中,总是假象了很多障碍摆在自己面前,挡着自己,然后自己心安理得的在障碍下生活,就这样差距一天天的拉开了,进而形成了不同的结局,这就是差距!
这样的差距一旦形成,是很难追赶的,即使你有最高效的办法也得需要去行动才可以实现,如果一直在观察就很难发现最优的策略,一直在调整策略,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巧克力是什么味的,你只有去做了,才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调整,鲁迅先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这个牛人循环,认为学医可以帮助国人,就去学医,在过程中发现了学医并不解决问题,进而弃医从文,帮助国人觉醒,哪怕把鲁迅先生选择的不是文学,也同样可以在别的领域实现个人价值。
我们和牛人的差距从来就不是智力上的,是行动拉开了我们与牛人的差距,还记得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广告语吗,just do it、impossible is nothing,这就是成功的秘诀,只有实践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只有实践的思考才是有意义的,改变命运从来都不难,只是太过简单的道理没人重视而已,道理是个很神奇的概念,大部分人把读懂当做终点,殊不知牛人都是把读懂当作起点,做到才是终点。回头看看吧,我们有多少想法都遗忘于江湖,我们有多少次可以尝试的机会被我们搁置,我们对现状的不满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过去的选择和行动决定现在,现在的选择和行动可以绘画未来,你是纠结于不满的现状,还是要给自己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一切都有自己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