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后,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
孩子在小学时只要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一般来说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由于科目较少,孩子们的成绩差距也不会太大。到了初中,年级整体学生数量增加、班级人员增多(老师没有精力去指导每一位学生);语文、英语及历史、地理、政治等新学科都需要大量背诵;阅读、理解、总结能力也对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几个因素会导致升入初中的孩子们成绩差距越来越大,甚至会打击孩子学习的信心从而引起厌学的情绪。
如果依然用小学的学习方法,结果可想而知。
好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学习事半功倍
作为孩子家长,面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滑难免焦虑、自责,甚至对孩子批评打骂,恨其不争。这样的心态和行为对孩子的学生而言就算短期内可能提升孩子的成绩,长期来看,会对孩子学习造成更为糟糕的后果。
所以,通过家长和孩子共同去寻找好的学习方法,快速提升孩子的自学能力已经迫在眉睫!笔者作为和您一样的家长,同样希望找到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让学习事半功倍的方法,通过近期的一些尝试有了一点心得,陆续分享给大家做为借鉴。
提升孩子的总结概括能力
初中老师的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不同,尤其是文科增加了大量需要笔记的内容,以及会根据知识重要程度划出考核重点。凡事有利有弊,划分重点可能让学生对关键学习内容一目了然,但会出现常规知识孩子无法掌握的情况,以我家孩子上次考试为例,非重点知识部分失分严重。另外,还会造成孩子对学习内容没有整体概念,因缺失细节无法将知识点前后关联,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方式学习,时间久了,孩子学习兴趣缺缺,忘的比背的还快。
解决这个问题有多种办法,今天主要和大家聊聊对学习内容的整体认知和提炼总结方面。
首先,需要通读学习的章节,对整体内容要有全面了解;其次,根据整体内容找出关联或逻辑关系;第三,引导孩子分析出教材编写者如此编写的目的(有些课程内容不适用此方法可省略);最后,让孩子分析出重点,并关联出非重点知识达到整体认知。这样一来,经过通读、分析、关联让孩子自己找寻到所以知识点并熟记后,成绩会自然提升。
那该如何引导呢?我以初一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为例进行介绍:
样例演习
先和孩子一起通读全文,然后引导出该课是以时间、人物、事件进行的讲解,我在草稿纸上和儿子边讲边画出了下面的草图:
儿子看后很兴奋,说:爸爸,你太牛了!这样一下我就把所有知识点都记住了。这里的关键点是让孩子全程参与,告诉他你分析的思路,然后引导他说出所有知识点和内容(非常重要!!!孩子参与的过程有成就感,也为他以后独立完成知识点的汇总打下基础),家长可以再进行完善补充,或者帮忙推导出结论。
看着高兴的孩子我也很是欣慰,说:这只是学习方法的其中一种,以后你要自己画图,做为奖励,我可以帮你做成电子版(IT爸爸无所不能啊!)。电子版如下(少了一些关联部分):
最后,再简单总结一下思路:
1.通读全文,以时间轴将人物、事件串连;
2.以流程关联非知识重点(外戚宦官交替政权),让孩子对整体历史事件有充分的了解,先理解再背诵;
3.推断结论;历朝历代可能都会按建立——中兴(或保持)——衰弱——灭亡的进程进行迭代。
让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和有成就感才最重要
通过找到某种学习方法,全程让孩子参与进来,不仅是提高孩子的成绩,还能从多方面让孩子得到提升:
1.养成孩子的思考的习惯
2.帮忙孩子形成逻辑思维(如时间轴、流程图)
3.图像更容易回忆,形成右脑开发
4.新的技巧会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5.通过推断结论让孩子成为小“思想家”
最后感谢孩子妈妈多年来对家庭的照顾!你和孩子是我拼搏的力量!
同时感谢大家能耐心看完一个理科男的文字,感谢您们的关注和点赞,这也是我能持续写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