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
今天看了一些关于ADHD的经典书籍,收获很多,书名是《分心不是我的错,让人们了解ADHD,为这类患者正名、滋养这类人群特有的内在资源。
书里提到这类患者并不是心理咨询能解决问题的,一定以药物为主,心理和家庭相结合的治疗原则。
我家老大已经快10周岁了,ADHD的症状她大部分都有,之前我一直没有往病症方面去想,只是以为是遗传的性格。
每个家庭如果有一个ADHD的人,那么家庭里的每位成员的艰难和矛盾冲突会非常明显,这些情况我们家庭都有。
年前我无意中接触到以为了解ADHD的儿童咨询师,她问了一些关于我女儿的情况,就建议我一定要带她去医院测一下,她的意思就是非常肯定我家老大很符合ADHD的症状,当然我第一反应是可能她需要给自己招揽客户,我并不愿意把我家老大往病理方面想,但是她说的每一句话以及我女儿的症状都是非常符合,犹豫之下,我还是带着不愿意的心态去医院测了,结果出来就是ADHD。医院的医生说目前国内外的治疗指南里,首选就是服药。而且医院里也是让儿童服用美国进口的药物,不会给儿童开国内的药物。
我一开始是排斥让她吃这类的“神经精神类”的药物的,因为不了解这类药,会认为破坏原有的神经,所以只是抱着侥幸心理让她去接受这位老师的咨询,当然咨询是有好处,在心理行为和情绪方面给予疏通,当然几个月过去了,她的症状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后来我在一个教练群里了解到一个美籍华人,她目前的心理咨询师就是一位患有严重ADHD的患者,并且是靠药物完成大学的学业。当我看到这个信息,我内心也放松下来,原来吃药并不可怕,而且药物是一种最为有效的帮助。
对服药的担心放下之后,我还是决定先观察一阵子。后来发现每周一次的心理咨询并不像一开始那样有效果了,而且她的学习依然费劲。每天晚上学校的内容做到10点半,这样每天根本就没时间出去玩耍,而且也会影响睡眠。半个月前我正式决定带她去医院开药吃,在这个决定之前心理说完全坦然也不可能的,还是带有一丝悲壮(?)和五味杂陈。
做出决定的那天,一个好友正好打电话过来,我就顺便和她说:我决定给我家老大服药了。她听我这么说很激动,声音在我耳边一下子提高了八个度,说,她觉得我家老大根本没有问题,为什么要给她吃药,好好的孩子啊,你需要xxxx引导。还说了,她们科室的主任家的女儿就是在国内一直叛逆,出了国就很阳光,以后你应该让她出国,国外的环境比国内好,孩子在国外可能会生活的很好,但事实上是因为生在我们中国这种国情才导致被判定为“不正常”。我听了这一些balabala心理特别反感,当时我有意识隔离她的声音,让自己深呼吸冷静一下。她说的这些我作为妈妈哪样没有反复尝试和考虑过呢?
让我不舒服的原因有:1.被别人教育怎么当妈妈,而明明是每家的情况真的不一样。
2.吃药就代表不正常,这种观念也是我之前犹豫是否给她服药的原因。
3.我没想过会主动选择让孩子出国,除非她们自己愿意。如果国外好,我没有选择更好的出路让她在国内生活保持现状,那是不是代表就是我的责任?
我对她说:淡定淡定,我因为老大也是把自己修了个底朝天,自己也脱胎换骨了。情绪问题我已经通了,而且她并不是情绪和心理问题,确实还是存在生理原因。而且她是需要吃药的,并不只是因为我想让她成绩好,而高人一等,而是她很多方面:日常生活习惯的贯续性、和别人沟通交流中对她自己都有好处,而且现在我也认为吃药并不代表不正常,而且需要和不需要而已。谁没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问题呢?
当然她是听进去了一些,但依然会觉得有点可惜,觉得孩子是因为现实的以单一标准判定才被判定为病症的。
前天我和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朋友聊起我家女儿的情况,并且是在服药的状态,结果一开始她也是非常不相信的,她问了是怎么测的,是不是通过做问卷?我明白她的意思,做问卷就意味着有很大的主观性,可能会因为家长的主观印象而出现诊断结果的偏向性。并且聊到最后她还是说一句:说她还是觉得我家老大不是ADHD。
我对她俩的反应为什么会有这么些感到难受和反感的点?可能也映射了我自己内心的一些卡点,通过我对她俩的话的反应我发现其实是我也自己的不坚定、不相信,以及抱有幻想,认为孩子就应该顺顺当当,顺顺当当的情况下养育也是辛苦的,更何况有其他麻烦的孩子,孩子有麻烦就意味着我来承担更多的责任。
今天我看到的这本书《分心不是我的错》,这么是非常专业和经典的关于ADHD的书,阅读之后收获太多,里面提到这类患者就是属于生理性的而不是心理性的,如果单纯通过心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里面有大量的实例表明ADHD在不断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遭到误解,行成长期的低自我价值感、情绪障碍等,这些可以通过咨询解决,而原来本身的病症还是通过服药,而且药物治疗非常安全,值得高兴的是,这类人群通常具有普通人群不具备的很多优秀特质:热情、创造力强、精力旺盛、直觉、智商高、敢于冒险。通常这类人不是按部就班,而很多的是改革者,创新者和冒险者。当然这是在把原来的病症调整好的情况下这些优势和潜能可以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