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查找孩子“为什么能抑郁”这件事,孩子在家已经三个多月了,想找到期初的原因。
反思的过程反而让自己倍感辛苦。孩子几乎从小是我一手带大的,双方老人的帮忙都是可数的。孩子与爷爷十多年见面只八次,而且每次不超过半小时,孩子奶奶在我自己雇佣的保姆的下来家里看孩子,也只是早上送去幼儿园,晚上接回家这些活。两家离多远?公交不过八、九站路,人家就是不看,只看自家外孙女,而且外孙女大我家12岁。没办法,这就是不疼儿子,我们两个就是他们家的外人了。自家娘家,家远,但却是帮我的主力军。但因为远,家务事也多,在孩子小时来这里帮我带孩子,在孩子一、二年级也是抛开家里,在这里陪孩子呆了两年。
夫家似乎不喜欢这个孩子,从孩子出生到现在,孩子对家里的人都是陌生的,反倒是对姥姥家特别熟悉,姥姥这边也是经常问她。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愿意去姥姥家玩耍、过年。大概她自己看得出爸爸家里人对她的态度了,也是极不愿意提起,更不想过去了(以前过节, 我们主动买东西送过去。他们从没主动来看过孩子一次,也没邀请过孩子过去)。
也许每年过年总是看到别人家热热闹闹,自己这边有些冷清,TA自己就心里不舒服了。小时候小,觉不出来,现在长大了,落差就越来越强烈了。自身的矛盾无法舒解,与人交流时就会小心翼翼,总怕别人看到自己的不高兴、不顺利。跟我讲吧,或许我表现出的那种厌烦更加剧了孩子的自卑心。可孩子可能不知道的是,我是靠自己打拼,才赢得今天在他家里人面前无人再敢小觑我的。以前是他们不愿意帮,现在孩子大了,我就不让帮了。所以每当别人提爷爷奶奶时,孩子是怎么也想不起来跟他们有什么交集的,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是一个缺,但无法弥补。
不知道是不是跟这个有关?或许我应该让孩子从心结里打开,告诉她那些过往的连自己都不想提起的沉年旧事,让孩子放宽了心,知道自己是很珍贵的,只是在某些不应该看重的人的心里委屈了自己,那就太不应该了。
人生是美好的,不要把别人对自己的评判作为生活的标准。人要自强,靠自己比什么都强,自己有了,人就相对自由了,心自由,身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