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教学特征
1、并非井然有序的课堂
近来读美国学者阿布拉汉姆森和福雷徳曼写的一本书,书名叫《完美的混乱:无序中隐藏的优点》。书中的一些观点对我颇有启发。他们认为:适度混乱的人、机构和系统,经常比组织性高的群体更有效率,更具恢复能力,并且创造性更强,总之更加高效。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适度“杂乱”效率高。在我看来,这一理论也适用于说明我们的某些课堂。当下课堂上已经出现了有益的“杂乱”,我们要允许这些“杂乱”的存在。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探讨什么样的杂乱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杂乱的类型、动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教师在“杂乱”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也许这样的研究,会使“杂乱”变得“清晰”,“无序”变得“透明”。
2、并非环环相扣的课堂
“环环相扣”的教学思维,一定程度上是线性思维的反应,是用单线演进的思维看待教学中各行为环节,认为各环节是一次呈现的,不会反复,也不需要反复;不会错乱,也不应错乱。这样的思维有其合理性的成分,它使得教学过程如同机器生产各个工作环节一样,前后工序相连,每道工序各司其事,教学向预定的目标“义无反顾”地行进。但也有其不合理的成分,在教学的重心是教师,教学的关键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情况下,上述教学进程可以“进退有据”,较为得当,而当教学重心下移,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主动权的时候,单一的演进序列就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3、并非行云流水的课堂
行云流水般的课堂其实是一种非常态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走得跌跌撞撞、步履蹒跚,时而雀跃,时而深思,教师在课堂上并非得心应手,遇事应对自如,遇难逢凶化吉,而总是有本领的恐慌感,才是课堂的常态。
4、并非设计严密的课堂
这样的设计没有“留白”,没有“缝隙”,一定程度上也使得课堂上学生的行为也变得循规蹈矩,在教师的引导下亦步亦趋。在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就需要宽视野、大设计。也就是,设计从教学目标与重点着眼,从教学总体着眼,对教学作出整体安排和统筹规划。
5、并非人人称道的课堂
对课堂设计思路、实际教学行为有看法上的歧异,可能恰恰体现了这堂课的价值所在。没有了人人称道的课堂,不是一件坏事,反倒是课堂教学的进步,至少是课堂教学认识上的进步。有缺陷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才是活生生的课堂,才是新课程指导下“转型”过程中的课堂。
二、教学方法探索
1、无需举手,自由发言
三条基本原则:女生优先,男同学要谦让女同学;前排优先,当前后排同学同时站起来时,后排同学应该谦让前排同学(因为前排同学往往看不到后排同学与他同时站起来了,但是,后面一个机会就应让给后排同学,如果他愿意发言的话);经常发言的同学应谦让较少发言的同学,课堂秩序力求做到不乱。
2、零散的提问
一般说来,课堂上的提问从智慧含量来说,大致有四类:记忆性问题,通过回忆相关知识可以回答的问题;理解性问题,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或者说明事物与事物关系的问题;应用性问题,将学习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评价性问题,对所学知识进行评判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四类问题,包含的智慧有低到高,不断深入。
3、热闹的角色扮演
如果角色扮演离开了教学的特定目标以及教育教学的具体要求,那么,它就只具有手段的意义了。没有目标,失却了内容,单一的角色扮演即使再能活跃课堂气氛,也失去了针对性和实效性。新课程绝不是离开内容、离开知识结构、离开知识授受来谈课程的,它要求改变的是课程的承载方式以及内容的展现形态。
4、捂住对方嘴巴的“讨论”
一次在小学听课,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老师布置了讨论任务,学生开始分小组讨论。讨论中,学生争相发言。一个小朋友为了争得发言的机会,用手捂住了另外一位小朋友的嘴,以便自己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被捂住嘴巴的那位同学,急乎乎地要把对方的手拉开,也想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没有注意到这一场景,讨论仍然“热烈”地进行着。上述场景的出现,反映出的是学生并没有掌握的讨论的要求,还不知道如何参与讨论,不懂得如何分享他人经验。“教学”这个词语在中国表达的含义与西方有着显著区别,那就是既包含“教”,也指代“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体。“教学”的这个含义不能总停留在表面上,在方法等方面也需要加以体现。讨论方法的开展,不能遗漏掉教学的另一方——“学生”。
5、学生忙讨论,教师忙板书
学生如何形成讨论的习惯,如何真正与他人分享,如何学会与他人合作,如何与他人交换思想,如何说服他人等,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在学生讨论中存在。如果失去了教师的指导,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讨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流于形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的,学生学习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是在师生交往中进行的。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学习要保持同步状态,而不是异步状态。南辕北辙的教与学,两相错位的教与学,是没有对话、缺乏共生的教与学,也是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教与学。
6、没有学习伙伴的学生
“自主择伴,结对学习”的初衷,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互助中习得知识,在合作中掌握技能,在分享中提升本领。但在实施中,确实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很多学生的学习伙伴并不是同桌,都需要离开座位,找到自己“心仪”的伙伴,而这个过程往往将教学实践拖长,伙伴相见,也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确实会出现个别同学没有伙伴的状态。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阶段,需要加以考虑,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7、眼花缭乱的多媒体
整合是浑然一体,整合是两相融和,整合是彼此协调,当今的课堂还没有做到这点。什么时候才是真正达到整合,那就是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存在,没有觉得多媒体多余,没有为多媒体过多吸引自身的注意力,没有觉得课堂知识与多媒体不相一致的时候。换句话说,是让多媒体回归其“手段”特性,而任何手段都是为目的服务的,是服从于目的的。
8、没有板书的课堂
板书展现教学的整体架构,体现本节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教师所关心同时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对知识整体认识所需要的。
9、拖堂的几分钟
作为管理者最应该掌握的三种能力分别是:信息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建设能力。时间管理的艺术,同样是教学的艺术;时间统筹的能力,同样是教学的能力。
10、溜走的“教育性渗透”良机
这个场景中蕴含的问题,就是教师没有捕捉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良机。而是让这个机会在自己的指尖悄悄滑落了。教育性渗透,既体现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基础上的有意设计,也体现在教学实施阶段课堂上出现一些随机事件时教师对其中“教育性”因素的把握与运用。渗透是不露痕迹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整合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是两相融通、相得益彰的。渗透得当,学生无意获得的思想规范意识就强;整合妥帖,学生就会自然而然习得知识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
三、教师的语言行为
1、这个问题回答得不完整
一个人思考问题时常会有其局限性,这是与其成长背景、已有经验、思维水平、认知特点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对问题的分析中,这种局限性反映出的是他思维的真实状态、认识的起始水平。如果教师能够引导他分析自身认识的局限、思维的障碍,进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学生藉此就有可能获得一定的进步,就会在深化认识中提升自己的解题水平,在多向思维中超越自己的现有状态。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的驻足停留,对学生问题回答不准确原因的即时判断与分析,不仅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而且也会为后续教学提供支撑。
2、这个问题回答得对不对
对不对,对;好不好,好。这样的互动有了互动的形式,问答连贯,相互激发,话语碰撞,但互动的实质性内容不多,含有的智慧性成分有限;这样的互动有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氛围的营造与烘托上,但效果恐怕不够明显、突出,可以说是一种低效的互动。
3、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激励学生面对一个问题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不固守答案,在思维的发散中产生创新火花。创新教育也好,教育创新也罢,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在多样性中滋生创新,在差异中孕育创意,在个别中培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既给了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也使得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对该问题的认识。无论是寻找多种答案,还是对既有答案进行评论,都是促使学生围绕问题谈出自己的观点,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现有问题之间架设起桥梁,从而将自己的认知结构激活。创新是在一点一滴中培养起来的,教师这样的问话就此意义上讲,有着激发创新的要素在里面。
4、这个问题同学们听懂了吗
课堂上,不一定让学生“听懂”,而是应该经由学生之间的相互智慧碰撞、经过学生自身的思考探索“弄懂”,不一定由教师发出是否听懂的质询,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实际活动状态、思维深刻程度等也可以给出相应判断。这一定是另一种更好的选择。
5、谁来回答一下这位同学的问题
将解决问题的权力让渡给其他同学,充分利用来自于学生自身的资源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反应出的是将自己的姿态放低,将学生的潜在资源转化为教学的实际资源,让学生在互帮互学中共同成长。学会合作,是当今我们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加强团队建设,是当今我们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基本导向。在课堂上,给学生合作与分享留有较大空间,不仅解决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而且也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帮助他人的意识,与人相处的技能与技巧。
6、把这个机会让给其他同学好吗
要认识到学生回答问题的重要性,要调节好不同学生的参与状态和比例,用自己协调者的角色统筹安排好课堂中不同学生的应答。课堂公平是所有教育公平中最细微的,可能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部分(至少进同一所学校后是如此)。公平调节的杠杆在教师,有些学生应答机会多了,就需要适当减少;有些学生应答机会少了,就需要积极鼓励,促使其大胆对问题作出回答,不断增加其应答的体验和获得认可的机会,逐渐使其由课堂“边缘人”的状态中摆脱出来。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权力”杠杆调节“冷热不均”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从这个意义上,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今天,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教师需要赋予学生哪些先前没有的相对缺失的权利。
7、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现在回答不上来
第一,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见得都由教师来回答,学生也可以成为问题的解答者甚至是评判者。
第二,面对学生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越来越难以胜任回答的职责,需要考虑其他方式来应对这种情况。
第三,如果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以这种方式来处理,久而久之,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身的教学权威形象,甚至有可能造成学生在课堂上争相提问并比试看谁难得住教师的现象。
所以,需要探寻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需要分析学生问题提出的背景、立场、角度、缘由,并将其作为后续教学资源加以有效利用。
8、你在想什么呢
一味的指责,能换来学生注意力的真正转移吗?讽刺挖苦能使得学生焕发学习的动机吗?
9、连某某都已经举手了
这种心理感受不会让他有成就感,反而在与其他同学的对比和参照中体会到更多的挫败感。教师的这句漫不经心的话,可能使其回答问题的勇气受到挫折,使其刚刚产生的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大幅度降低,使其进一步沉溺在自己的世界,进而停留在教师以为的他不优秀的行列。这句话中,教师的认识和看法会有意无意影响其他同学对这位同学的认识和看法。教师的言行,关乎学生的成长。课堂上的言行,更是起着引导性的作用。教师不可不慎啊。
10、同学们课上不许(不要、不能)
变“不许”为温文尔雅的提示,变“不要”为体贴入微的导引,变“不能”为循循善诱的教诲,在今天尤为重要。
11、教参上也是这样写的
这是一句非常苍白的、毫无智慧也不讲道理的话,显示出来的不是教师的权威,而是教师的无能。
12、谁来总结(评价)一下刚才各位同学的观点
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呢?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自主表达和发表意见的机会,对问题作出批判性分析。教师让学生尽可能充分地发表意见、质疑问难,是在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外部世界,运用自己的视野去分析所面临的各种复杂场景,无疑对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有一定的帮助。教师让同学对其他人的观点作出评析,更是促使这些同学用分析、甄别、判断、评论的眼光去看待他人的认识,通过更为复杂的智慧活动学会批判地认识外部世界,进而形成“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的创新品质。由学生来完成这些教学行为的时候,我们就是在把学生身上所具有的教学资源从潜在的状态上升到显性状态,从个体状态上升到群体共有的状态,从散乱状态上升到整合状态。
13、同学们紧张吗
情绪紧张的是教师。缓解紧张情绪的方法很多,通过询问学生是否紧张将紧张情绪加以转移,是其中一种。此外,老师在上公开课时,还可以通过其他多种方法缓解紧张心理,如深呼吸、在讲课时注意多用手势辅助言语、讲课前在头脑中呈现美丽的自然风景、做好充分准备等。方式方法有很多,不见得只有询问学生是否紧张一种方式。如果学生真紧张的话,也可以让他们闭上眼睛稍加休息,或回忆最近的一次愉悦的活动经历等来缓解。
14、杨老师对某位同学问题回答的复述
对这种复述,我把它理解为对这位同学的一种难得的正面评价;对这种复述,我把它理解为对其他同学的一种带有艺术性的负面评价。这种复述所具有的评价含义是潜在的,是用一种隐蔽的方式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批判。在不露痕迹之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表扬或批评,在无声无息之间让学生体味到老师倡导的方向。
四、课堂中的非语言行为
1、教师的手势
传播学告诉我们,人与人在进行面对面沟通的时候,言语传递信息占30%,非言语传递信息占70%,也就是说,非语言传递的信息要远多于言语传递的信息。非语言包括语气语调、面部表情、身体姿态、手势、服饰、空间距离等,手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借助于手势可以强调某些言语信息,可以体现自己的某些态度和情感,可以增强自己言语的说服力。
2、教师的行走路线
广告
去逛逛
一位教师在课上始终站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围着讲桌转的话,常常意味着这堂课主要是突出教师讲解,是以讲述为主要教学方法,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言语是否到位,板书是否工整,甚至是以教师自己为中心的。一位教师自己不停地在教室内游走,很少在讲台上出现的话,常常意味着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在课上的活动情况,关注自己与学生的深层次交流。
3、用手擦黑板的老师
课堂上没有无足轻重的行为,每种行为都有寓意,学生也可能习得这种寓意,进而将其作为自身行为参照。因此,教师需要事先对相关的课堂行为进行筹划,尽可能将所有影响学生认知的行为纳入到教学设计之中,使其充分体现教育教学意义。只有做到事先谋划,才能避免课上行为的不当。
4、指向学生脑袋的教鞭
至少是少了点对学生的尊重。每位同学都有其姓名,姓名作为一个人独特的生命的价值的体现与活生生的个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有着特殊的含义,承载着这个同学特定的成长背景、生活阅历、个性特征等。
至少是少了点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还需要贯彻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师生交往的具体行为上。
至少少了点教师专业的特有品质。作为专业化了的教师,应该在非常短的时间里熟悉自己服务的对象,准确地叫出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名字,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些基本功作为后盾,所说的专业化似乎也就成为空谈了。
5、你来回答问题
叫出学生的名字,不仅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重视。一个人的名字是一个人的标志,在这个名字里,体现着这位同学不同于其他同学的特质,也是这位同学把自己看作独立于他人的重要特征。阅读哈弗大学的某位教授关于案例教学的论述时,他提到,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准确地叫出班级里每位同学的名字,是不可原谅的。
五、学生学习状态
1、主动走到讲台上的学生
自主互助教学模式
在孩子们轮番走到台前的时候,老师一直静静地关注着、思考着,她没有要求学生走到讲台前讲解,也没有打断孩子们对问题的轮番讲解,只是在有的同学讲解或思考出现短暂障碍时,才说上一两句话。从课堂状态看,教师好像是被“边缘化”了,但正是这种“边缘化”,使得学生脱颖而出了,学生可以从各自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出发,大胆地陈述自己的见解,坦诚地说出自己解题时犯的错误。
2、主动发问和被动应答
美国教育学家弗兰德斯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了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观察量表,在量表中罗列了十个师生互动项目,其中教师支配的行为有7项:讲述、提问、发出指令、情感支持、批评、表扬、利用学生回答形成后续教学行为;学生支配的行为有2项:应答、主动发问;师生共享的行为有1项:沉默。
应答中,问题的提出者是教师;发问中,问题的提出者是学生。前者是以教师主动为表征的,后者是以以学生主动为表征的。应答中,问题多来自于教材或教参的预设;发问中,问题多来自于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前者表现的是知识掌握的要求,后者表现的是学生自身的智慧和学识。应答中,问题常有预定的答案,答案是给定了的;发问中,问题的答案是未定的,有时甚至是无解的问题。前者教师胸有成竹,后者教师难以测度掌控。
3、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机会的不均衡
我们常常讨论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均衡发展这样的问题,其实,课堂上的不均衡也值得我们思考和分析。这样的不均衡是隐性的,对学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4、高高举手的孩子获准回答问题的几率高
这是关注整体不够的具体表现。
5、课堂上的沉默
学生不回答问题,可能是由于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给与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学习习惯处在静听的状态,习惯于接受既定的答案。
学生不回答问题,可能是由于碍于面子,担心自己回答不出来引发其他同学嘲笑。
学生不回答问题,可能是由于教师设计的问题难度太大。
6、课堂上的异口同声
说明可能大部分同学真正会了,但也有可能其中仍然有“南郭先生”,这不能不引起教者的注意。
7、廉价的掌声
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一个人在没有激励的情况下学习,只能发挥自身20%—30%的才能,而在有激励的环境下学习,最多可发挥自身70%—80%的才能。
真诚发出“你真棒”赞美言论,真心地为同学的回答喝彩,真实地呈现出对同学回答问题的赞赏,我们都由衷地欢迎,学生也会感受到这种表扬所具有的神奇的力量。
虚假的掌声,廉价的喝彩,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微笑,只能渐渐降低表扬的力量。当赞美没有魅力,表扬没有激励作用的时候,课堂上留下的就是没有内容的掌声,没有意义的欢呼声,没有任何内涵的笑声了!
8、无精打采的“老师好”
要么是这类教师的课程学生不喜欢,或这类教师的教学水平存在问题,让学生在开课伊始就无精打采,如此等等,提醒我们作为教者一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控课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9、与听课老师“互动”
课堂应尽量保持其常态,听课者不应成为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要素,要让学生在常态课堂体现常态行为。如果课堂失去了以往的状态,那么,也就意味着无论是教师的行为还是学生的行为,都失去了惯常的表现,这样的课堂行为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评判的意义。按常态方式,处理常态课堂,对其他老师才具有示范意义。
10、闭不上眼睛的学生
老师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遍课文。”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老师声情并茂地读起了舒婷的《致橡树》。学生有的眯着眼,有的一会把眼闭上,一会睁开;有的把双手蒙在眼上;有的干脆将书盖在自己脸上。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会想到什么呢?一是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很难闭上眼睛去聆听教师的朗读。二是教师为什么没有让学生去朗读,而是由自己越俎代庖呢?三是师生在诗文的理解和解读上并没有实现同步共进。这样的场景背后,隐含的是教师对个人行为的高度关注,以及对学生行为关注程度不够。教学中仍把自己当作重心和中心,没有真正实现教学重心下移,没有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将学生的感受、体验当作自己教学设计的支点。
六、课堂突发事件
1、飞进教室的蝴蝶
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此时一只蝴蝶飞进教室,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如何机智扭转学生的注意力,将课堂秩序恢复正常?
课堂上没有哪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大量的问题是两难性的,是进也难退也难左右为难的。上述问题也是如此,假如我们认为这样就解决问题了,没有发现隐含的其他问题的话,那么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局限在“不诚实”的水平上了。课上大量问题是“按下葫芦起来瓢的”,老师既要看到葫芦,也要看到瓢,尤其是要看到正在浮上来的“瓢”。认识到“瓢”的存在,才有可能认识到要进一步解决“瓢”的问题;如果认识不到它的存在,也就谈不上问题的解决了,教师解决问题的水平就有可能永远局限在“葫芦”的水平上。
2、电源插头掉了
郑教授在书中所举的事例反映了教师的机智与能力的欠缺,致使耽误了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难以有效完成。
3、坐在地上的女孩子
“坐在地上的女孩子”的教师,则从了解学生做起,找到了小女孩的顽迹所在,顺势引导,教育是成功的。从这些案例中,我们不难悟出:沉着对待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是教师智慧的表现。
七、课堂教学环境
1、“靠边站”的讲桌
原因之一:讲桌靠边移后,教师站在学生面前少了一种依靠,大多数教师会感到不自在,要改变这种不习惯的状况,势必导致教师尽量缩短站在学生面前滔滔不绝地讲授的时间,并且在学生中间寻找较为缓和、能平衡心态的位置。这样一来,教师就会无意识地走到学生中间去了。
原因之二:讲桌靠边移后,教师没有了高高在上的心理,在课堂上没有了批改作业的位置,不得不走到学生旁边批改作业,无意之中增加了个别辅导学生的时间。这样,就为增进师生情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原因之三:讲桌靠边移后,似乎拆除了师生间交流的障碍物,师生间双边互动随意了许多,教师和学生都减轻了心理压力,有利于师生间的充分交流和合作,使课堂效益得到了提高。
2、“留白”的板书
板书是学习的工具,教学的手段,而不只是展示的平台,它要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如果板书的“杂乱”有助于学生学习活动深入的话,教师就应该将“杂乱”进行到底;如果“工整”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就应该将“工整”摆到次要的位置。
3、教室里丁当作响的椅子
无论是组织讨论,还是开展课堂其他非讲授活动,对于自己来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类似椅子产生的噪声之类,也应该进入到自身的视野当中来,要把如何避免噪声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课堂的讨论等活动,并不只是局限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这样简单。与讨论等相关联的一切环境因素、生态条件,都应该是教学组织与设计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忽略了这些貌似不值一提的细节问题,教学活动的效果就有可能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