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铁翠香第11本/52《传播故事与思维》

阅读书本:刘畅著,传播故事与思维,暨南出版社会,2012年

阅读笔记: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其关注对象不是已经成型的文献,而是每天正在发生的社会事实,所以,要培养一种对事实进行提炼和加工的思维能力。

P2信息过剩与感官剥夺对传播学研究基本范畴的一种思考

所谓感官剥夺就是切断人的感官通道,使之处于零信息状态,感官剥夺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

麦克鲁汉告诉我们,精神可能会离开肉体,被加速运转到能够浮进电子虚空,他称之为,“脱离肉体效应”,今天我们已经自我加速到一个超出我们生存本能的速度。

塔尔教授也说今天人们醒悟到电子技术,将人脑加速到一个异乎寻常的速度,而人的肉体却原地不动,这样形成的鸿沟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人的大脑被赋予了能够浮出肉体,进入电子虚空的能力,它可以在一瞬间到达任何地方,于是你就不再只是血和肉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切断信息通道信息匮乏是一种剥夺,而信息过多信息过剩,也是一种剥夺,信息的制造力伸展力传播力是无限的,而接受信息的注意力资源却是有限的,所以有显示说人对信息的承受,有一个生理和心理的极限,一旦超过这一承受极限,根据边际效益递减法则信息就不再对人有益处,反而会形成像感官剥夺那样的压力。

信息资源过剩,必然造成注意力资源的短缺,无限扩张的信息,与人有限的注意力构成我们时代的一个基本矛盾,在信息汹涌的情况下,人们接收感知的信息很多,但没有时间思考和分析,知道的很多,但思想很贫乏,信息丰富,思想肤浅,了解很多事实知道很多事情,但没有深刻的理论没有独立的思想,如果人们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不善于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信息爆炸将会产生感性知识丰富而思想贫乏肤浅的一代人。

P57网络同居与“虚拟自我”

G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以网络同居来分析虚拟自我。

梅洛维茨的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分别制造出,属于自己的不同场景,印刷场景和电子场景,电子场景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可以降低人本身亲自在场,对于亲身参与经历体验的重要程度,换言之,在电子产品中任完全可以不到场的同事以前一些必需到场才可以做到的事情。

传统意义上的场所场合地点地域正在褪去消失。这确实是梅洛维茨的一个惊人的发现,因为它解释了麦克卢汉没有解释清楚的问题,电子媒介究竟怎样,以什么方式影响了人的日常行为。传统意义上的场所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这一解释的意义在于人首先是一种空间的存在,占有一定体积,存在于特定的地方和场所在这些舞台上扮演一定的角色,很难想象没有成熟的活动者,以及没有舞台的演员,但是电子场景改变了这一切。

如果说电视生存造成了人在异地的视觉在场的话,网络生存则造成了人在异地的精神在场,视觉在场是单向的线性的,而精神在场这是双向的互动的。网络场景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了社会心理学尚未涉及的概念,虚拟自我的产生,虚拟自我首先是现实世界中的物理意义上的存在,相当于传统社会心理学的物质自我,既有着特定躯体,性别体型等生理属性的自我。它的最大特点在于通过网络场景,获得我在实际场景中的真实体验,而又完全可以不见面。

72:读给予人类传播,贤人的体验,谈吐是书,伟人的经历思想是书,智者的心路历程是书,历史是书,社会是书,读书是攀登人类精神的阶梯,是与智慧的生命对话沟通,是成倍地扩展自己的精神生命的手段,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颖慧,哲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可这些书再多总是别人的。其实佛在心中何必他求呢?求人莫如求己,读人不如阅读自己,若真能读进去你会发现,原来自己这本书也这么精彩。

有许多人因读已而获得成功的比如说瓦尔登湖的梭罗,孔子、还有王小波,马斯诺、荣格等。余秋雨也同样如此,在谈到如何读书时总结了两点,其一是,在年轻的时候,尽量找第一流的书读,少读解释性的书,要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大师,其二是,要敢于放弃一些重要的一流的书,因为我没有那么多时间了,这实际上说的也是读人与读已的关系,学海初泛舟,茫然,恍然,当然要先读别人以求掌握基本的航海技能,但读时也不要忘了始终有个自己在,而到一定程度就要读已了,读人是求同,读已者是存疑,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自主的精神世界,自己的感受永远与别人不同,这正是大千世界参差多态的生命意义上的原始依据,所以读人中理应还有读已的成分,周国平先生说得更明快,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也仅止于此,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在他看来,读人不过是读已的另一种方式,以读己之心读人,沉睡的感受,唤醒了,走失的观念找回了,朦胧的情丝清晰了,其余一切不过是别人的死的知识,于是读人实际是在读己,尼采研究无非为我的追求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学术表达而已。

从传播学角度讲,读已属于人类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和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人类传播之所以能够成立,在于自我可以分解为主我和客我,所谓主我是个人主动意愿和积极行为的主体,所谓客我是社会行为和社会期待的主题,是自我实现的社会关系的体现,主我客我之间存在着互动沟通协商产生矛盾,从而解决第一系列传播过程,这种互动就是人类传播。

一花一世界,一人一书屋,每个人天性中都潜藏着书的创造性原质。读者读者莫让一个读字形成一种只能永远面对他人的思维惯性,读书读书不让一个书字束缚了自己,永远甘愿当配角,要理直气壮地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当正文来读,而让传统的主角委屈一下,给自己的心灵当当注解,做做配角。

为人处事求人不如求己,学海求知,读人更要读记,一个人纵使读书破万卷学问甲天下,如果一生都不曾掀开过自己心灵这本绝妙好书,仔细阅读那些别人绝对难以重复的文字岂非终身憾事,还是爱默生说的漂亮,当一个人能够直接阅读上帝的时候,那时间太宝贵了,不能够浪费在别人阅读后的手抄本上,这上帝不就是我们自己吗?

爱丁堡寻房记,6度分割理论的一次亲身验证,这篇文章,作者根据自己在爱丁堡找房的经历验证了6度分割理论,事实证明,6度分割理论确实存在。这篇文章就是作者记录了他自己找房的详细的经过,然后再对照米尔格兰姆的理论,发现了两者契合之处。于是写成了这篇文章。有这篇文章也可以看出来,作者在生活当中的细致的观察与思考。不仅是,用理论来解释现象,同时也用理论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知道自己的实践。

P93“抱客”现象与陌生人社会

首先提出陌生人社会这一概念的是美国著名法学家弗里德曼。他认为,我们作为个人对于生活的很多使用机器和机器制造的物品的方面都是无能为力的,我们被机器束缚着,因此我们的生活也掌握在那些制造和运转机器的陌生人手中。因此如何处理与把握和那些素不相识却利害攸关的陌生人的关系,建立一种陌生人伦理和游戏规则,成为西方现代社会中的主要议题。

目前中国社会正在转型,转型前的中国社会是一种典型的熟人社会,熟人社会已成熟悉的社会,这一原创性的概念,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来的,与此同时,他也提出了陌生人社会这一概念。

熟人社会是实现现代化的障碍,因为在熟人社会中,由于人们彼此熟悉,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交换的不是利益,而是人情,制度上的透明度很低,这就极大地制约了作为现代化社会动力的商业,贸易契约,法律等行为的发生。

近20年来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身份制土崩瓦解,各种社会流动性加强,使得中国真正进入了一个陌生社会。

如何对待陌生人,不仅是一种社会转型的标志,还是衡量某一社会成员的心理安全感的最直观的指标。

衡量一个社会的安全感可以有多种角度,多种指标,但其中最简单,最直观的一种就是一个社会对陌生人的态度和接纳的程度,甚至可以说,在对待陌生人的态度如何可以反映和折射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进步程度,文明水平和国民素养。

如果用陌生度,这把尺子来衡量中国人的安全感,可以说我们尚处于高陌生度,高防范型社会。形成这种高陌生度高防范型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国目前还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贫富距离拉大,社会分化严重,弱势群体庞大,不确定性中增多,所以社会安全感下降。

不是对熟人,而是对陌生人的态度,才是衡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社会进步的标准。当下中国的状况还不尽如人意,但这是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101

群体传播与大众传播

p108职业枯竭者遭遇单面人

职业枯竭者遭遇单面人,职业枯竭,就是一种在工作重压之下,身心俱疲的状态,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也称为心理枯竭。职业枯竭症是因过度密集,单调的工作而对个人的全面需求,有所忽略,以致出现筋疲力尽的感觉,或是由于委身于一个目标,生活方式,或因未能在关系中产生预期回报而引起的一种沮丧,挫败状态。

单面人又称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在他的重要著作,单面人,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马尔库塞认为,有机器技术市场,物质产品等元素构成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单面的社会,它在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压抑了人的精神自由,它的标准化批量化模式化,把统一的行为和生产方式,强加给个人,从而泯灭了人的丰富个性,在这个社会累,人变成了单面的人,一方面满足于享受物质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在社会的各种宣传媒体的刺激下满足于享受社会设计,和控制精神资源。

职业枯竭症所遭遇的状态,恰恰是单面人所描述的境地。

P120:恶搞,娱乐时代媒介权力的转移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他的未来三部曲,权力的转移当中指出,我们正处于一个权力转移期。爱恶搞文化所体现出的权力转移,主要是在娱乐时代,由于新媒体的出现,话语权逐渐由前喻文化向后喻文化的方向转移。

娱乐是一种意识形态?阿尔诸塞说过,意识形态是一个注重观念和表象的系统,它支配着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群体的精神。不自满也说明了确实是一种思想体系,因为它带给我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以及一系列新的关系和观点,对于这一切我们没有表示同意,也没有表示反对,我们没有进行任何讨论,我们只能顺从。

权力转移从前喻文化到后喻文化。喻指的是人类文化的代际传递类型和传承方式。前喻文化,可称为长辈文化,并喻文化可称为同辈文化,后喻文化可称为晚辈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就是则是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

P140春晚情结悖论与想象的共同体。春晚究竟要不要办,年年难办,年年办,明年不满连连看,春晚情结,已经成为中国年俗文化中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春节晚会的质量创新苏州满意度已经成为中国娱乐界的一块心病,一道硬着头皮也要闯得年关。

作者认为春晚要办,这个理由是,中国的春节晚会这种外在形式,要远远大于其所表现的内容,或者说,形式就是内容本身,形式比内容更重要,在此,形式是所以大于内容是因为春晚实际上是在特定的时间,充当了中国,中华民族这一想象的共同体的载体,是中国中华民族这些抽象的概念,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化的过程。中国是什么?中华民族是什么?太大太抽象,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需要具体落实。

民族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是一种心理事实,这一原创性观点是由美国学者,安德森提出的,直接促成他写作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的导火线,是1978年,指1979年间爆发的中国,越南和柬埔寨之间的三角战争,这一历史事件使他陷入深思,为何民族主义的力量会强大到使同一意识形态的3个社会主义国家不惜兵戎相见,可见在意识形态、宗教立场、市场利益这些决定当代世界潮流,社会发展大趋向的力量之外,还有一种更隐蔽,也更强大的社会心理力量在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这就是民族主义。

安德森认为这是因为民族的想象,能在人们心中召唤出一种强烈的历史宿命感。从一开始民族的形象就和种种个人无可选择的食物,如,出生地,肤色,种族,等密不可分。更有甚者想象民族最重要的媒介是语言,而语言往往因其起源之不易考证,更容易使这种想象产生一种古老而自然的力量,无可选择,生来如此的历史宿命感,使所属成员在民族的形象之中感受到一种真正无私的大我与群体生命的存在。

记住这一理论支撑点,春晚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中华民族这一想象的共同体,搭建了一个心理事实的虚拟化平台,人们欣赏春晚除了一般的什么原因还有更深一层,跟隐蔽的潜在心理需求,寻找归属和认同,在春晚中感受自己作为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成员之一的真实的生命感受。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出了拟态环境说,他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大众由于实际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在超出自己亲身感受,感觉以外的食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去了解,如把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和你不满的拟态环境结合起来考察之中关心一下,可以说在这一过程中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实际上起到了把抽象的民主,这一想象的共同体模式,为课文可是可观的,具体形象的连接物的作用,如果说想象的共同体是一种心理事实的存在,那么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就是这种存在的最好的载体和平台,他所构建的拟态环境,从一个感性的侧面使国人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这一想象的共同体的事实存在。

影视传播

《集结号》集结了什么

这篇文章从社会心理层面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片涉及到了三种社会心理:正名、纠错以及呼吁公平。

传播:思考留痕

“懒人”哲学:给勤奋换一套时装

这篇文章主要是对懒人非常成功做了分析,认为懒可以带来更高的效率。懒惰的人不是指那些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混日子的懒汉,而是只有笑你的懒惰,只懂得用适度的勤奋获取最大化幸福的聪明人,他实际追求更高的效率。

其次,可以获得更大的思考空间。要少一些工作多一些思考,思考什么才是值得自己追求,和适合自己能力的目标,思考成功对你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思考实现你的梦想的最佳方案。选择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工作,而不是单单为了追求一份高收入,要具备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一个人的思维越具有创造性,9月不用完全依靠努力工作来取得成功,创造性是懒人成功的基本要素。

更高的成功感觉土,何为成功?成功是否一定要以牺牲,自身生活的快乐与幸福为代价。

首先必须转换所谓的成功理念,跳出成功的误区。成功应该由所有能让奋斗者快乐的东西组成,这些东西可以包括有意义的工作、身体和精神上的健康、友谊、安全感,心灵平和以及大量的闲暇时间。这种懒惰的成功者同时集轻松、从容、高效与成功于一身,才是世人应当效法的最理想的成功榜样。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具备4个方面的主动性,一是你一定要主动式思考,和决定对你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二是一定要主动出色地完成那些重要的事情,三是你一定要主动放弃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四是你一定要主动放松和享受生活中所有有价值的东西,也就是说不该懒得时候不能懒,该懒的时候则要来张弛有度,一切与效率为转移。

读后感:这本书虽然也是作者过去所发表的论文集,但是大都结合了自身经历、追踪了社会热点并且联系理论与实践写就,且不拘论文的格式,可读性非常强。

有一些文章读后印象深刻。在谈自我传播时,作者并非讲我们平时所讲的主我、客我间的互动,而是要我们去把自己作为一本书来读,是研究内在的自我,与自我的心灵对话。确实,当我们在读别人的作品时,如果能引起共鸣则是因为我们自身有这方面的思考,因为没有深入去研读自己从而没有外化成供别人来读的书而已。非常喜欢的《瓦尔登湖》正是梳罗研读自己后的杰作,运用六度分割理论来找房的本书作者不仅是在验证此理论,同时在记录寻房记的过程中阅读自己。生活中,我也有与作者类似的经历,此前就日常写了很多,但却没有进入理论层面的理性思考,现在读了此篇文章后顿觉豁然开朗。

感谢作者将传播学中的相关理论与现实传播活动结合得如此紧密和巧妙。“日常生活学理化,学理日常生活化”为我授课和分析思考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

——————————————————————

我在参加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年阅读年挑战计划,本年度我要阅读书籍52100本,请大家监督。每周没有完成的,发微信红包150元,一年没有达标52本的,再发微信红包2000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88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47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435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09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1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37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8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30评论 0 26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94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2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64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34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44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9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89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54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