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是怎样炼成的
又胖又高的浩然,身材如其名,性格却有些憨,除了在篮球场上凭身高和力量优势赢得青睐,他那漫不经心的样子,只能让你干着急。他性格温和,几乎从没与同学红过脸,人缘挺好。谈到学习,许多老师都用同一个字来描述:懒!几乎,每一天检查家庭作业,他都拿不出手,理由永远是一样的:忘了!上课基本不主动发言,被点到名,犹豫半天站起来,通常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这样一个男孩,该是在怎样的一个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呢?
那天下午,他的爸爸妈妈如约而至。妈妈见过几次,不多日前还在超市碰见过——她在超市工作。爸爸的高个与妈妈的小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神色姿态是典型的北京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这让我很快找到了浩然漫不经心的根源。
在聊天室坐下,谈话开始,很正式的气氛。我先开口问浩然,提醒他的爸爸妈妈不要插话。浩然憨憨的,有点拘谨,但回答问题很干脆。
放学回家干些什么?——写作业,看电视,打游戏。
和爸爸妈妈聊天吗?——不聊,没机会聊。
帮家里做哪些家务?——不做。
……
一听见我说可以回教室了,他快速地站起来,得到大赦似的,“老师再见”四个字中的最后一个被带出了门外。
我的认识是,在家里的孩子和在学校里的孩子肯定是同一个人,各种表现应该是相通的。家长往往以为孩子在学校会变成另一个人,一定会比在家出色。浩然的爸爸妈妈一开口就期待老师肯定他在学校的表现不错:浩然在学校不懒吧?
我有意先搁下这个话题:我想先问一下爸爸,浩然说在家里从不与您聊天,真的么?为什么?
爸爸说话的语气也是漫不经心的:看不惯,懒得跟他说话。
妈妈说:他跟我聊得多一些,不过也没什么聊的,你讲他不听,他有什么也不跟你讲。
浩然帮家里干家务吗?——从来不干。
为什么呢?——懒呗。
你们要求他干过吗?比如说铺被子、洗袜子这样的小事。——都是我干,他从来不干。家里事也不多。这孩子忒懒,吃饭就坐在桌旁等着,不捧到手上就不吃。妈妈说。
你就让他饿着呗。——他还真不吃,就等着你捧给他。
你怕他饿坏了,就赶紧给他捧上?——不这样还能怎么着?妈妈显得很无奈。爸爸不屑地摇摇头。
几个孩子?——两个,还一个小的,弟弟。
没考虑过哥哥的行为表现会影响弟弟吗?——他经常教育弟弟:别学我,学我没好处!妈妈学着浩然的口气,说完忍不住嘴角挂上一丝笑,很随意的那种。
弟弟跟他不一样?——一个样,都懒!
这样纵容,长大怎么办?——就是!爸爸轻轻地甩出两个字。
你们平时工作都挺忙的吧?——他爸爸很忙,每天回家都很晚。我好一点。
对呀,都很忙,为了什么?肯定主要是为了孩子,对吧?——那当然。
等到爸爸妈妈都年纪大了,孩子会变勤快吗?现在连捧饭都不愿意自己动手,将来能自己动手干什么?不说将来,就是眼前吧,你们在家问过他作业有没有完成吗?——问,一问就说做完了。
你们就信以为真了,对吧?——妈妈笑笑,然后说,他想干什么你还不能管多了,管多了他跟你急,说你废话。你就拿他没辙。
他在家懒,在学校当然还是那个浩然,同样懒,不可能是两个人。所以,每天收作业,他都很干脆,要么是没带,要么是忘了。这孩子性格很温和,同学间人缘不错,又很聪明,如果改掉懒的毛病,就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了。——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妈妈显得很无奈。
孩子不小了,纵容不行,简单地管也没用。作为家长,是不是应该经常与孩子真诚地、针对性地聊聊天,让孩子信任你们。尤其是爸爸,孩子有缺点,不能一句“看不惯”就算了,再怎么看不惯还是自己的孩子。一个建议:多跟孩子沟通,在协商的前提下引导他进行严格的自我管理,比如说,让他自己列举一下,哪些事是属于自己的事,应该自己来做……
爸爸妈妈边听边点头,但明显缺乏信心。
我们也找他再谈谈,家长和老师一起努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沟通和一致,对孩子的成长会有积极作用。你们认为呢?——行,我们试试。
……
谈话结束,我和另外两位老师唏嘘不已。
第二天的戏剧课,我有意安排了一个洗抹布的表演,被请上前的就是浩然——他参加了专业戏剧老师的社团。道具只有一个桶,一块抹布,水和肥皂是假想的。聪明的浩然当然知道老师的用意,不好意思地走上前,拿着抹布蹲下来,就不知所措了。他很快抬起头:“老师,我不会。”他一向很老实,不掩饰。
以后呢?但愿家庭教育真的不缺位,但愿真的不再是妈妈把饭碗捧到他手上。
也许,很多疼爱孩子 的家长以为孩子在家做不做家务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什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来看一看一些研究结果。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长达二十多年的跟踪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
2014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多名家长和2万多名小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状态调查中表明,在孩子专门负责一两项家务活的家庭里,子女优秀的比例为86.92%,而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优秀的比例仅为3.17%。
再来看看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的对比。孩子6-7岁的时候,中国的孩子放学后学习、写作业、上补习班或艺术班,美国的孩子在家洗碗盘、独立打扫房间……7-12岁的时候,中国孩子依然是学习、写作业、上补习班或艺术班,美国的孩子经常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使用洗衣机洗衣服……之所以做家务的孩子更优秀,是因为他们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不仅仅锻炼了动手实践的能力,还学会责任担当。
如果家长们看了这样的数据,会不会还觉得孩子在家务活上“懒”一点 无伤大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