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成绩差、绩效垫底的人足够努力,也很聪明,但为什么结果不好呢?因为他们太看重自己的努力了,这导致他们有一种投机的心理,总是会想:“我都这么拼了,一定会有好结果吧。”
后来我明白了:100%的努力≠100%的成功。我们身边那些优秀的人往往都不是最努力的,因为60%的努力=90%的成功。
太用力的人往往太急躁,后劲不足。人生是长跑,不是百米冲刺。
太用力的人容易提高自己的心理预期,如果没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就会很失望,慢慢地就会失去自我激励,甚至变成一个爱抱怨的人。
太用力的人总是把精力全部投入工作中,过于关注工作中的得与失,过于关注每一次绩效考核结果、晋升提名,最后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
很多时候,努力也不一定能得到满分,或许只能及格。
摘自《底层逻辑》
但是不代表不要努力了。
努力陷阱的三大表现:
①心理投机:过度相信"努力必然成功"的线性逻辑
②预期失衡:将100%努力与100%成功强行挂钩
③精力错配:过度关注短期考核消耗可持续能量
针对以上陷阱,我们要一直清醒:
①方向比力度更重要
③持续性胜过强度(就是书中说的复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