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部荡第二十八章一一一农村酒宴回味长
满庭芳
杨柳银妆,枝悬冰柱,碧树漂渺云烟。鸟鸣原野,陈迹绕心田。四海奔波辗转,平生意,何惧辛艰。家乡远,韶华飞逝,额皱笑鬓斑。
悠然,回首望,浮萍万里,孤影阑珊。大寒冻高陵,又近新元。悲喜得失置外,心宁静,迷览书山。诗词句,文中自有,妙趣在其间。
家乡有俗语:大人望种田,娃儿望过年。改革开放前,农民一年到头劳作,根本上没有什么积蓄,一家大小能解决温饱便算不错了。只有无忧无虑的孩子,每到冬天,便盼望着过新年。新年里,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不用做家务与写作业,每天都是好日子。大人和颜悦色,也不打娃们的家伙,但在初十以后便要开始愁钱,因为过了正月十五,孩子们便要到学校交报名费,还要考虑田间春耕时的生产费用,也许,在大人的心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春节。
除了新年,想吃到好东西,便是去邻里乡亲家“吃酒”,很小的时候,被父亲带着去吃“搭角”,小孩子是没有正席坐位的,端个小板凳坐在旁边,大人给夹点菜,待到上学期间,便能代表家庭去坐席,那可是我特别喜欢的事情,姐姐们少有那个殊遇。父母给几块钱,交待到某某家去吃酒,那个时候上人情也就五块八块,本队的过事,基本上都会去上人情,邻村的要关系好的有人情往来的才会去。
乡亲们每有红白喜事,便会提前去焗匠师傅家里预订,户主报出酒宴桌数,焗匠会写出红案清单。以结婚为例,桌席会开三天,前两天户主便备好所需食品物料,在下午焗匠来开红案,第二天下午开席,为“陪十弟兄”,第三天为当期,第四天上午开席送走送亲队伍。亲友多的有百八十桌,少则二三十桌,由一个焗匠主厨,帮手全为户主宗亲或是邻里乡亲,焗匠按桌算工钱,帮工全是免费的。
固城湖村有一个很厉害的焗匠师傅,乡亲们都叫她田婆,她的手艺好,口碑极佳。我有一位婶娘是田婆的徒弟,婶娘姓王,是云洪兄的母亲,得到田婆的真传,性格温和善良,右下巴有一颗黑痣,整天把微笑挂在脸上,与大叔勤扒苦做一辈子,养大了四个孩子,待到孩子们成家立业有出息,叔婶却在花甲之龄早逝,实为憾事。
那个时候农村过事整酒主要有:结婚,生孩子满月,孩子一周岁,老人去世,及家中老人过整龄大寿。远没有现在的五花八门的请客方式,民风淳朴,邻里间团结互助,生活俭朴而温暖。
六七十年代的孩子生得多,就算人情不重,也是一份不小的支出,报名费与提留钱可以欠着,吃酒上人情的钱是不能赊账的,所以借钱上人情的比比皆是,也没有人笑话谁。
家乡的称呼有点独特,把妈妈叫姆妈,把长一辈的叫爷,如姑父叫姑爷,舅舅叫舅爷,姨父叫姨爷,叔叔按排行叫大爷二爷三爷,爷爷叫嗲嗲(dia音),奶奶叫婆婆,外婆叫嘎嘎,外公叫嘎公嗲,婶娘叫恩爷,哥哥叫锅锅,姐姐叫假假,弟弟叫兄儿,只有伯伯舅妈姑妈姨妈叫法未改。很多把父亲改口叫伯伯或爷的,反而叫爸爸的少,我们家就把父亲叫幺爷。
中国人都爱讲面子,我们家乡也不例外,在上人情的时候,姑爷与舅爷会暗暗较劲。俗话说“娘亲有舅,爷亲有叔”,舅爷方是母亲娘家人的代表,姑爷家是父亲这方的代表,反而叔伯间的人情钱无所谓,一般吃过酒席后会上人情钱,由一位管礼薄的先生收钱,并用笔记在礼薄上,登记礼金后发一包礼烟,百客随时可以上情写薄,舅爷方会拖到中后期,有一个代表偷看姑爷家上的人情后,舅爷方才上情写礼薄,起码会与姑爷持平,这叫不给母亲娘家输人。其实人情这个东西,只是礼尚往来,根本上没有谁吃得进谁的,当时收得多,到时候还得也多,经济发展后,现在人情越上越多,已经成为人们弃之不去的负担,有心缓解,却无力挣脱那个攀比与浪费的怪圈。
坐席的时候也有讲究,那时候是八仙桌,每桌八个人,每个人的坐次方位可马虎不得,家乡分为上席,下席,左席,右席,上席为尊客,下席次之,再左席,右席。(有的地区以上席为尊下席为卑)
以主人家的房子为基础,正堂为北,大门为南,左西右东,主客上席坐北朝南,且以左为尊。那个坐上席与经济条件无关,辈分高者为尊,但也看实际情况,若一个古稀老人是晚辈,与一位十来岁的童子长辈,主人会安排年长者坐上席。
左右尊卑历来有异,周、秦、汉时,我国以“右”为尊,故皇亲贵族为“右戚”。从东汉到隋唐、两宋,我国又逐渐以“左尊右卑”的制度。蒙古族建立元朝后,一改旧制,规定以“右”为尊。到明朝,老朱又复改以“左”为尊,此制经历了明清两代用了500多年。
直到现在,基本上还是沿用了左为大的礼仪,所以坐在上席的左手的客人为最尊敬的客人,上席右座次之,下席再次之,主人坐在侧席陪酒,往往为一个上席,客人间会礼让好久,宾主就坐,畅饮尽欢。有诗为证:
尊客坐上首,主人陪右联。
佳肴客先启,美味童后拈。
宗族来敬酒,乡邻连杯干。
三巡停双箸,五盏按单肩。
义厚情切切,情真语绵绵。
一餐请酒宴,宾主尽言欢。
我就是个吃货,父亲在身边时,装得斯文有礼,但在别人家吃酒宴的时候,只要上席的客人先动过筷子,我同其他的小伙伴一样,那可是风卷残云,平时哪吃得上这些好东西。我会悄悄地把炸鱼或是花生米,偷偷装一点在口袋,带回去给母亲吃,当然这不能让父亲发现,父亲知道了会打死我,说我太“饿颂”丢了他的面子。
农村的酒席,一般为十二碗,头菜两肉两鱼一只鸡,这是荤菜,头菜,酥肉、扣肉,煎鱼、炸鱼,鸡。其余的是素菜,随主人安排而定,一般有莲藕片,皮蛋,粉条,花生米,土豆丝,芹菜等,最后会有一碗银耳汤。
这里讲讲头菜,其余的菜谱略过不表。
头菜是家乡酒席的第一碗菜,特大号的一海碗,里面有肉丸子、鱼糕、黄花菜、木耳等美味,肉丸子暗黄色,鱼糕白色,黄花菜金黄色,木耳黑色,还有打底的白菜,色香味形俱全,货真价实一大碗,一桌人开始大块朵颐。
吃酒席忌讳的是上菜慢,老年人喝酒慢悠悠,年轻人抢菜快,三下五除二一盘见了底,后面的菜跟不上,老年人坐着聊天,年轻人东张西望,主人家很尴尬的,若是一碗接一碗连上,每个人有选择的夹菜,那样吃不过来便不用碗碗清空,但那个年代所有人肚子里都没啥油水,饭量大,桌席上的菜肴基本上没什么剩菜。
吃过饭,主客会去厨房谢谢焗匠师傅及帮忙的亲邻,感谢她们的辛勤付出,她们只有在所有人吃完后,在最后一席才能坐席吃饭。
现在的请酒多是上酒店,一是图个方便,二是菜式多样化,但无论怎样的山珍海味,都吃不出那种纯粹的乡村口感。现在坐的十人席的大圆桌,也没有主次席之分,满桌子的好菜,一般只吃一半便浪费了。现在也不用请宗亲邻里帮忙,每个人都是客,上情了吃饭,吃饭了走人。
夜深人静,依稀间,听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起,喜笑颜开的东家,谈笑风声的乡亲,坐在八仙桌上喝酒,一个瘦弱的少年,手疾眼快地挥舞着筷子,和桌上的小伙伴一道,抢着桌席上的美味佳肴。
听说家乡下雪了,老部荡的湖面,已经结了厚厚的冰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