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起源于古代腊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早梁宗懍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史记·陈胜传》有腊日之言,是谓此也。谚言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系细腰鼓,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沐浴转除罪障。”
由此可见,腊八日在南朝时期已经开始形成,当时人们会沐浴清除罪孽,打扮成金刚力士清除疫病。
喝腊八粥作为腊八节习俗之一,在我国已经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书面记载起源于宋代,当时腊八粥被称为“七宝五味粥”,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
不管是朝廷、官府、寺院,或者是平民百姓家,都要熬制腊八粥,以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来表达想念与亲情,同时也对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进行寄望,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希望。
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著作《粥谱》里详尽清楚的阐述了腊八粥的健身营养功能,是“食疗”佳品。
有句中医顺口溜说的好:“若要皮肤好,粥里放红枣;若要不失眠,粥里添白莲;心虚气不足,粥加桂圆肉;润肺又止咳,粥里加百合。;”
腊八粥里基本上都包含了以上顺口溜中的配料,红豆表相思、百合表好合、桂圆代表圆满……各种配料一起下锅,代表着满满的祝福。
每一种配料,都是一种人生;每一种配料,都是一种情感:
红豆——相思想念:“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又被称为相思子,晶莹如珊瑚,自古以来都被相爱的人用来寄托相思之情。红豆既代表着少男少女的相思之情,又象征着婚嫁男女双方心连心之情,更给予了亲人如心所愿之心。
红枣——红红火火:“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风包堕朱缯,日颗皱红玉。”北宋文人王安石描写红枣的句子,风包裹着欲坠的红枣,每一颗都像红宝石。红枣取谐音“早”,其因为外表火红色的颜色,彰显着喜庆和向上的正能量,象征着幸福吉祥、红红火火。
百合——百年好合:“接叶多重,花无异色,含露低垂,从风偃柳。” 南北朝时期,梁宣帝诗云百合花,赞美其具有超凡脱俗、矜持含蓄的气质。自古以来,百合的美常是诗人墨客和歌者吟咏的对象,其代表着纯洁、高雅、财富、神圣,象征着“百事合心”之意。
桂圆——富贵高升:“圆若骊珠,赤如金丸,肉似玻璃,核如黑漆,补精益髓,蠲渴扶肌,美颜色、润肌肤,多种功效,不可枚举。”明代画家宋钰对桂圆赞赏有佳,指出其具有消渴养颜等功效。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提到,桂圆能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是“开胃益脾,补虚长智”的保健食品。其代表着圆圆满满,团圆富贵之祝福。
莲子——子孙满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中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而莲子正是莲花的果实,莲上有荷、荷下有藕,寓意“佳偶天成”;藕内有丝,寓意丝丝(思思)不断;莲子有心,所谓“有心”是也,“郎有情,妹有意”,两人佳偶天成,和和美美,婚姻圆满,子孙满堂。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节作为春节的序曲,承载着信使的作用,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春天还会远吗?最重要的是,热腾腾的腊八粥散发着丝丝缕缕的香气,里面弥漫着亲人、朋友、伴侣等人的深深祝福,寄托着新一年的希望,是我们忘不了的温馨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