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五十岁像人生的半程驿站,回头望时,才看清哪些人是匆匆过客,哪些人是真正的同行者。年轻时呼朋引伴的热闹散去,酒桌上的客套、生意里的交情,大多随年月淡了痕迹。唯有那些跨过几十载光阴,还留在身边的老朋友,像陈年老酒,越品越见醇厚,也越能看清这人,是真的靠得住。
前阵子父亲过五十岁生日,他没办宴席,只叫了三位老伙计来家里小聚。这三个人,一个是他年轻时一起在工厂打拼的工友,一个是他下乡时睡过同一张土炕的知青,还有一个是他下岗后一起摆过地摊的邻居。算下来,最短的交情也有二十五年,最长的竟快四十年了。
席间没有推杯换盏的客套,母亲炒了几盘家常菜,几个人围着桌子坐下,话就没停过。聊起年轻时在工厂里抢着加班赶任务,聊起下乡时一起在田埂上啃冷馒头,聊起下岗那年,几个人凑钱帮父亲凑齐了孩子的学费。父亲说:“那年我愁得睡不着,是老周骑着自行车,跑了三个亲戚家,给我凑了五千块。”老周摆摆手笑:“你忘了?当年我家孩子生病,你连夜背着去医院,还垫了医药费呢。”
这些事,父亲在家跟我提过不止一次。五十岁的人,记性或许不如从前,可关于老朋友的点滴恩情,却记得比谁都清楚。他们不会在逢年过节时只发一条群发的祝福,而是会在父亲血压高时,特意打电话叮嘱少喝酒;会在母亲住院时,拎着水果来病房帮忙照看。这些不是刻意维系的“人情”,是几十年来一起吃过苦、享过福,攒下的“放心”。
见过有些五十岁的人,说起朋友来滔滔不绝,可真遇到事了,却没一个人愿意搭把手。那些只在饭局上称兄道弟、只在风光时围过来的“朋友”,就像秋天的落叶,风一吹就散了。而真正的老朋友,是不管你过得好与坏,都愿意留在你身边的人。他们见过你年轻时的莽撞,也见过你中年时的窘迫;知道你的优点,也包容你的缺点,却依然愿意跟你掏心窝子。
五十岁的人生,早已过了需要用“朋友多”来证明自己的年纪。那些留在身边的老朋友,就像一面镜子,照见的是这个人的品性——待人真诚,做事靠谱,才值得别人用几十年的时光去珍惜。人到五十才明白,朋友不在于多,而在于“真”;感情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长久”。
能在五十岁时,还有一群知根知底的老朋友陪在身边,这样的人,一定是把真心给了别人,也收获了别人的真心。他们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懂得用时间去浇灌感情。这样的人,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让人放心,也才是真正靠得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