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
这句话来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的巴尔扎克。他说他将死于三万杯咖啡,有人做过统计,巴尔扎克一生饮下咖啡五万杯,平均每天6~7 杯,享年51岁。
然而,我却因为十年前一杯咖啡导致在首都机场厕所狂吐半小时而与咖啡绝缘。瑞幸咖啡用几亿投资款试图改造中国人的味蕾,我不为所动,却被三联周刊的“寻找一间好咖啡馆”专题采访得以驯化。
什么是好的咖啡?又是什么样的咖啡馆文化改变着人们对咖啡的认知?那些在咖啡厅为你忙前忙后的,可能不止是一个服务员,更可能是一位对咖啡有执念的大师。
咖啡,对于中国来说是舶来品,上海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内地城市中最早接触咖啡的地方,差不多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积累出咖啡的饮用人群和习惯。
据调查,上海每年人均咖啡消费量约20杯,大大超过全国人均仅4杯的消费量,而上海咖啡总店达8000余家,在全国遥遥领先,海派作家笔下对摩登上海二、三十年代的书中总少不了咖啡馆的身影。
梁实秋曾说,“北平不比十里洋场,人们的心理比较保守,沾染了洋气较少较慢。”
的确,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北京人爱喝豆汁的,不热衷喝咖啡,直到1999年星巴克在国贸中心开了中国第一家店,北京人喝咖啡的习惯才逐渐得以培养,这还得归功于那些对咖啡有执念的咖啡师。
咖啡师是客人走进店里首先要打交道的对象,肩负着带领客人去探索咖啡世界的使命,一个好的咖啡师懂得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和沟通技巧,消解那些关于产区特色和微妙风味的理解门槛。
他们潜心钻研、用心沟通,为的是让喝咖啡的人体会到精神层面的舒适度,以咖啡传递人间真情。
所以,喝咖啡,除了咖啡因本身自带的诱惑,更多的是在咖啡馆里感受的人文体验。
一方水土养一方咖啡馆,即便同样样的咖啡豆,在北京,或许你喝出的是北平痕迹,在上海,喝出的海派文化,在青岛,感受到的可能是山海合一的壮美。
在北京,胡同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属性,也是一种精神气质,它代表着北平的记忆。如果有幸在胡同屋顶坐看北平的房脊、蜿蜒的胡同,一定能找回了北平生活的质感和北平痕迹。
而在上海,这个走路都会让人着迷的城市,逛咖啡馆是另一种游览上海、走进海派生活的方式。
从南京西路上的德大西餐社,到老弄堂里不足10平方米的Manner市井小店,它们充分诠释了咖啡馆的魅力,让都市生活多了一些温情和舒适。
如果去青岛,务必去找一间靠山面海、坐拥山与海的咖啡馆。
吹着海风,看日落时分天色由蓝过渡到紫,然后过渡到粉,又过渡到金色,颜色全都映照在海面上,再在视线的尽头,海天连成一线,这便是咖啡馆存在的意义。
尽管咖啡在心底有着十年的阴影,看完这期专栏,立马下楼买了一杯咖啡,真香!
从古至今,食物都是最温暖的疗愈。什么是生活,何谓幸福,除了需要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之外,还需要对外部世界中美好事物的欣赏、体认与创造,咖啡、咖啡师、咖啡馆正以他们独特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世界的另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