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陈平)
《撒哈拉的故事》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的生活散文集之一。作品讲述了三毛与外国小伙荷西婚后定居于西属撒哈拉沙漠加纳利群岛所发生的婚后故事。
作者通过细腻朴素的描写让浓烈的民族色彩与风沙漫天的沙漠爱情在笔下徐徐展开,十岁姑卡的婚礼、飞蛾扑火的沙仑的爱情、对“异乡人”的感慨等等这些迂腐、痛苦、流浪在三毛的笔下通通都显得情有可原,她爱自由,更爱自然。
三毛曾说,沙漠就是她的“梦中情人”。她好似随风飞扬的沙,四处流浪从不依附,又好似缕缕升起的烟,飘飘渺渺居无定所。千疮百孔的大帐篷如何?白手起家的婚姻如何?生活嘛,怎么过都是自己的。
以下为部分精彩内容抄录:
8、“你想他明白受骗了吗?”荷西轻轻地问我。
“他从开始到现在,心里一直明明白白,只是不肯醒过来,他不肯自救,谁能救他。”我肯定沙仑的心情。
“沙伊达用蛊术迷了他。”荷西说。
“沙伊达能迷住他的不过是情欲上的给予,而这个沙仑一定要将沙伊达的肉体,解释做他这一生所有缺乏的东西的代表,他要的是爱,是亲情,是家,是温暖。这么一个拘谨孤单年轻的心,碰到一点即使是假的爱情,也当然要不顾一切地去抓住了。”
……
“反正他不能再回来了,到处都在找他。”
……
“我在想,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快乐幸福的。”
——《爱的寻求》
9、你拒绝了我,伤害了我的骄傲。
——《芳邻》
10、“我爸爸要吃饭了,我来拿刀叉。”这是一定的开场白。
这个小孩每天来借刀叉虽然会归还,我仍是给他弄得不胜其烦,干脆买了一套送给他,叫他不许再来了。
没想到过了两天,他又出现在门口。
“怎么又来了?上一次送你的那一套呢?”我板着脸问他。
“我妈妈说那套刀叉是新的,要收起来。现在我爸爸要吃饭——”
“你爸爸要吃饭关我什么事——”我对他大吼。这个小孩子像小鸟似的缩成一团,我不忍心了,只有再借他刀叉。毕竟吃饭是一件重要的事。
——《芳邻》
11、荷西丢下杂志冲出客厅,已经来不及了,一只超级大羊穿破塑胶板,重重地跌在荷西的头上,两个都躺在水泥地上呻吟。
荷西爬起来,一声不响,拉了一条绳子就把羊绑在柱子上,然后上天台去看看是谁家的混蛋放羊出来的。
天台上一个人也没有。
“好,明天杀来吃掉。”荷西咬牙切齿地说。
等我们下了天台,再去看羊,这只俘虏不但不叫,反而好像在笑,再低头一看,天啊!我辛苦了一年种出来的九棵盆景,二十五片叶子,全部被它吃得干干净净。
我又惊又怒又伤心,举起手来,用尽全身的气力,重重地打了山羊一个耳光,对着荷西尖叫着:“你看,你看——”然后冲进浴室抱住一条大毛巾大滴大滴地流下泪来。
这是我第一次为沙漠里的生活泄气以致流泪。
——《芳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