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之思
文、图 / 网风
人生真是奇妙!爱与恨的转换,苦与乐的更迭,常使人产生恍如隔世的感觉。
曾经在亲历时令你倍感难受的时光,在某一刻竟然会变成甜蜜的回忆。你一直企图抵达的某个处境或是状态,在你费尽心思或是命运使然真正抵达之后,并一定就能如你所愿持续引发思想的高潮,甚至如果你不及时进行总结和调整,这种设想的新的“幸福”境地很快又令人产生新的厌倦和懈怠。
20年前,我在县局机关,十分反感但又不得不屈从于元宵节安保,小城的主街道上人山人海,而身着制服的我们早早上岗,一边是酒足饭饱之后的姗姗来迟,一边是期待收队中的索然无味;一边是兴高采烈地游走观赏形状各异的彩灯,一边是死守一处观看单调的人潮涌动。这是彼时我的想法。
与父母妻儿在家吃过团圆饭后,忽然来了兴致,带着儿子和闺女前往秀水公园转了一圈。三岁的儿子一路“咯咯”地笑个不停,那种纯真地发自心底的快乐并没完全感染我,在公园流动的人潮中,我也并未得到我以前以为的幸福或是快乐。
进而,我又思索起我个人之前的40多年的人生过往,包括人生几次关键性的考试,曾经的童年生活,曾经的几次打工经历,曾经的工作岗位的变迁……我努力回想一些与理想和信仰有关的东西,但悲凉的是,与信仰和理想这些字眼有关的记忆,大都在时间的浸泡中变得遥远而又模糊。我为失去这种类似情怀而愁肠百结,而惴惴不安。
我已记不清我曾经有过多少梦想,一开始是梦想长大后吃饱肚子,接着又梦想拥有一份体面的职业在养活自己的同时,还能改善一下父母姐妹们的生存环境,后来又渴望娶个漂亮的老婆,渴望房子、儿子、车子……实现梦想,然后产生更多的梦想,最后渐渐成了欲望的奴仆,跪拜在俗世。这些所谓的梦想在经过努力或是幸运之后变成了现实,一开始令我热泪盈眶,但渐渐的,欢欣和愉悦持续时间越来越短,甚至很多次将我推向撕裂的境地,精神世界中的矛盾冲突更是此起彼伏,那种被折磨的感觉远非语言能够描述和形容。
人的梦想的增多,客观上一定能激发欲望的增加,而欲望又极易吞噬心灵的纯洁,令人不得安宁,我想,这大概是宗教和科学产生的本源。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无法实现的一个单个的梦想时,常常习惯于迁怒于别人,由是就产生了怨恨。消除怨恨的方法依赖于梦想的实现,但最终还需要依赖于思想的转变,这就是儒家的“仁”、道家的“道”、佛家的“无”之所以能在中国的朝代更替中深深扎根的原因。
最准确描述人的莫过于半人半兽,最准确描述人的思想的莫过于半唯物半唯心。
能改变自己的人都接近于神,而妄图轻易改变别人的人都接近于神精病。
活在过去的人,容易心生怨恨和懊悔;而活在将来的人,容易心生狂热和过激,但这又是大多数人的人生所必须亲历的经历。
如果没有梦想,人生该多么索然无味,如果每个梦想都能成生,人类该多么混乱无序!
读万卷书的可能是赵括,行万里路的可能是邮差,阅人无数的也可能是乞丐。
走过世态炎凉,走过酷署寒冬,人世未变,自然未变,变化的只是起伏不定的心境。
性善还是性恶?尊孟还是祟荀?见山是否是山?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包括将来,都不会有标准答案。
人生最好的状态莫过于遍尝尘世百味之后,能心如止水,又能为抵达最真实的自己而随时热泪盈眶,而随时热血沸腾!
人的思想犹若飘风骤雨,瞬息万变且不可捉摸,但这不并等于可以否决伟大和坚定的存在。
止于至善,努力前行,每一个当下都将是不可再来的曾经!
以上是我在元宵节夜晚与今晨在秀水公园散步时的零乱思考,终点回到原点,能够迅速产生结果的思考不能称之为探索,正因为如比,我们更应该坚持向内探索,并耐心等待结果的产生。
2018.2.21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