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羽绒服越来越薄又轻巧,过去都是手工做的棉袄特别笨重臃肿,那时候棉鞋,棉裤,棉鞋都是母亲用手工做出来的,原材料就是自家地里种的棉花。
过去还有老人用稻草绳把腰部系起来。冬天鞋底从中间也绑一圈稻草绳子。这样免得在雪地里打滑滑,同时还具有取暖效果。
大人们还用松枝,老树根堆一块烧火来暖身子,树根比较耐烧,奶奶还常自言自语道“人老话多,树老根多,树根还能当柴火,人老一点用没有”。
一家人围在火旁取暖,往往是一面烤得很暖,后面依然是冰冷的,有时会在火堆里放根红薯,边烤火边等着红薯散发香味,在物质贫瘠的年代,烤红薯可比现在的麦当劳和肯德基要诱人得多。
在我读小学四年级时,用家附近竹园里的竹丝当作毛线针,把前面一端削得尖尖的,学着大人的样子编织起手套,那年我织了好几双手套。
毛线是拆的一些旧慢衣,有开子米,有沙线的,手套的前端全部是露手指的,这样方便写字,干活,但手套很容易脏,后来又织了几双轮流换,常常因为毛线不够,一双手套几个颜色拼凑而来。
我用一条长毛线把两个手套链接起来,从脖子上垂下来,这样不容易丢,而且感觉很酷。
记得打毛线的针线名叫“上下针”和“平针”,有时不小心还会跳针,泡线,都得把那块拆下,重新编织,看着自己一点点地织起一双双成品手套,内心很有成就感,仿佛是件了不起的工艺品。
那时的幸福似乎很简单,我们在学校里下课就围在一起相互拍巴掌取暖,“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开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开大炮……”几个回合下来,手心发热,逐渐传遍全身。
男生们喜欢靠着走廊上的墙壁,一群人用力地你挤我,我挤你,俗称“挤暖”,有时候挤得一排人全倒地下,大家哈哈大笑,依然玩得不亦乐乎。这算是当时取暖的一种游戏。
上课的时候,感觉脚底透心凉,很冷,趁老师不注意,我把书包里带来的棉花塞里面,这样又能管上二十分钟左右。
那时家里还有火桶,火球,内里的钵子是用黄泥巴烧制的,以前我爸所在的陶瓷厂就是生产这类。火桶里面是柴烧过的灰烬和火种,加点碳能管上几个小时,但老师后来规定不许带,以免发生意外。
小时候,冬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母亲会用吊水的盐水瓶装好热水给我捂脚,但这种盐水瓶保温效果不好,一不小心水会流出来。
后来商店出现了塑料的热水袋,这比盐水瓶要安全,保温效果时长都有所提高。再后来有电热毯,电火桶,电暖风到如今的空调和暖气。
电火桶插上电就能取暖,温度可以随时调,住宅电费也不贵,再不需要像过去那样烧炭,搞得屋子里灰尘满天飞,还要操心隔会要加碳。
如果用电热毯可以在睡前提前开上一两个小时再把关掉,以免会蒸发人体的水分,让嘴唇皮肤干燥。有的人家习惯用空调,一半都是开上三个多小时,后半夜就不开。
北方地区更好,他们会统一集体供暖,回家脱下外套,只穿套衬衣就可以,舒适便捷。北方是干冷,南方是湿冷,其实北方的冬天反而更舒服一点。
不同御寒物件的出现,防寒措施的不断变革,也是标志着社会的一点点进步。
作为一名文字者,会用文字记录那些过往,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