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万三千一百二十六字,一口气读完,用时二百一十七分钟。第一次以如此之慢的速度读完一本口语化的书。也是第一次如此畅快淋漓,脑海中的那一团团浆糊,在这一个瞬间变成了琼浆玉露,浑身上下十万八千个毛孔无一个不愉悦,恒河沙数的念头,无一个不通达。
这是一本讲读书的书,也是一本讲修行的书。作者无名氏,伟大到平凡,睿智到憨愚,灵巧到稚拙,通达到迷茫。
开篇第一句“读书本就是修行。”修身,修心,修精气神。他说,读书最重要是诚,就像剑客要诚于剑,墨客要诚于笔,读者,自然是要诚于心。是啊,倘若读书时三心二意,读不进去又谈何读书,又谈何修行?
读书最重要是正,这是说读书用意要纯良,不可抱着邪念贪欲而读书。时髦一点的话来讲,就是说,读书应当以提升自己的水平为目的,最次应当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而不是功利的去读书。不然,读书不仅无用反而有害。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由的惊出一身冷汗,我常常以“读书破万卷,行路过万里”而自夸,我读得书是不是功利的呢?是不是有许多书读得无益且有害呢?是啊,是啊!书读得虽多,却也有功利,准确的说是利,什么利呢?许多书其实是为了炫耀自己而读,许多书是为了博取异性的欢喜而读,许多书是为了击败对手而读,许多书是为了征服朋友而读。
我竟如此功利!我竟落入无数的陷阱,不仅不自知,尚且洋洋得意!
回头重看,再次审视自我,镜中的我究竟有多少贪,有多少嗔,有多少痴。我已经没有了踪迹,迷离的只剩下熊熊燃烧的欲望,只剩下纷纷扰扰的孽业。又有多少是因为功利的读书读来的?有,不胜数,断章取义的《东塾读书记》,囫囵吞枣的《巴黎圣母院》,只把他作为谈资的《资本论》.......
当念头不正,即便这些经典,即便这些人类文明的精华也变得毫无益处,把他们当做谈资,把他们断章取义,只能让我成一个混蛋,彻头彻尾的败类。
还有更多,更加的功利,《卡耐基成功学》,《曾国藩全书》,《时间管理》......因为有欲望,所以有需求;因为有共鸣,所以有认同;因为用意不正,所以选择文化糟粕。
是的,念头一旦通达,回过头来看,这些本就是功利产物的书籍都是垃圾,都是糟粕。一些平日里都潜意识的明了的道理却耗费大好光阴去“研读”,最终却又得出结论,他们讲得真好,真对,真实用。却在很久之后或偶然或必然的发现,除了消磨时光,满足一下“我已经很努力了”的幻想,这些东西真的没有一点用处。
我应当重新开始,诚心,真心,抛却一切杂念,去读书,也去修行。不求活百年,但求心欢喜。
读书,本就是一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