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空谷幽兰》的时候,是从电视剧《欢乐颂》中,赵启平和曲筱绡在一起学习的时候提到的一本书。说是一本讲外国人在中国寻找隐士的书,觉得挺有趣,便上网查了一下,是我的兴趣点,就买来看看。
还没看正文,光是前言和序,就让我叹服了。作者——比尔·波特,来到台湾,亲身在寺庙里生活了三年,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天亮起来诵经,也晚听钟声,一日三餐素食,一个房间,一张床,一顶蚊帐,没有钞票,如果我的腿疼,我就读书。
三年后,他离开寺庙,隐居在一个山村里,翻译一些著作,最终决定自己亲子去寻访中国隐士,他根本无法预知能否找到他们。他跟朋友摄影师史蒂芬,一起踏上了去往终南山路途。
后来,他写了一本书—《空谷幽兰》。插图中的照片,作者拄着登山的拐杖,摄影师带斗笠,身上斜背着包袋。旁边站着年轻的和尚,手腕上绑着白毛巾。他们似乎经过俊俏山顶的灌木丛,背后是尖耸的山峰和浓雾。这幅黑白照片,充满一种活力与互相探测的的意味,但某种存在却神秘坚定,无所表露。
书中采访了一些佛教与道教的代表性人物,年龄最大的已经九十多岁,过着极简的生活,遵循严格的戒律。戒律使修行成为可能,如果你对自己不作要求,修行将会一无所获。
他们承担着深重的孤独与贫寒,或无所事事,或疾病缠身,他们的生活里不是没有任何缺陷。而唯一相同的是,就是坚持和相信自己的修行。
在现代浮华的环境中,有这样一本安静的书,读起来那样朴素,平和,纤尘不染。既低沉,又雄浑,既庄严,又切实。心灵得到净化,让人得修行法门。
不置身于幽深僻静的山谷,也能自留出一片清净天地,心远地自偏。
一个外国人能写出中国内在文化的著作,是吸引我的原因之一。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看待中国隐士的作为与深意,会更为真实,更具感染力。不同的视角,教会我们不同的思路。这就是这本书的吸引力所在了。
对作者有一些浮想,一个外国人要能做到寻找隐士这件事,他一定会是一个中国文化爱好者,精通中国话,懂中国古代,近现代文化,又喜欢做隐士,会是一个心境清朗的人。能做到中国通,这是需要修行的,学中文的历程应该是不易的,做隐士,寻找隐士的经历更不易,甚至是艰难。
书如其人,正扣了书中多次提到的"修行"二字。看到封面上作者的照片,是一位有些开朗笑容的白胡子老者。相信他是一个热心,开朗,懂生活,懂修行的人。
以为会很干瘪的内容,会乏味的书,居然用这种安静的方式吸引了我,这种喜爱一本书,是不被鸡血的、狂热的语言渲染,而是静中有髓的潜入,润物无声的渗透。一章过后,还想知道后边的故事,而故事又不是俗套可预,更切合隐士了。
奇人,奇事,奇境。安静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