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分享下今天的故事。
目标:5:30出门,6:00-7:00专注第一课的复训
过程:5:30时间还没到,想到要带上小凳子,想不戴眼镜,就做了。出门后,天有点暗,这时就想“嗯,公园晨读不如在家,而且冬天快到了。” 到了公园还去查日出的时间,去观察天怎么变得越来越亮的。
路上看到出摊的人们、出发的建筑工人又不自觉地看看、想想......
时间上的目标达到了,专注的目标却是以失败告终的。并没有拿到我复训第一课想要的结果!
跑偏大王和劈叉大王每天我们想要的太多了,特别是“当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就会对自己增加很多学习成长上的要求,希望能够弥补曾经的没有选择或选择太少。”
“我们太迫切地希望快速达成目标、快速见效,想要的太多,以至于会同时进行多个新习惯的养成。”
补偿心理、迫切心理,一试一个准,抱抱。
富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是怎么样的呢?专注在“我如何得到,我如何持续得到”,中间都是方法,去通过自己的实力一步一步实践这些方法,构建“付出-收获”的良性循环。
说白了,他们很聚焦。比如早上我是富人的话,我会专注5:30出门,前一天晚上就想好准备好“要带小凳子,不戴眼镜”了。路上也会看也会想,但注意力是在骑车上,安全到达目的地上。到了,会做好准备,只做一件事“复训第一课”,不会去看日出看天亮看景色。读的内容,也会往自己想要的职业生涯规划靠!
一对比,思维和行为就都出来了。前者我要守时观念弱一点,我估计8点到公园都有可能。后者没有那么多干扰,一心就是6-7点学习,而且信息进入的时候,也是往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靠!
人和人之间,真的是不一样的。我目前的认知:思维决定行为,能想到什么程度,我做出来的就是什么样子什么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