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很多人也都应该扪心自问过,如果30岁的自己遇见现在的自己会对现在的自己说些什么?这些话从晚上看过刘同的《我在未来等你》后就一直在脑中飘着,让我的精神有些低迷。
书中的作者用一种应该是穿越的手法描写了与17岁的自己相遇后的心情、神态和企望,看的我很是对号入座,的确,现在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却又无时无刻挣扎着,在挣扎中又在寻求一个还算混得过去的借口,总是在心里不停地呐喊:我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离开父母的庇佑,然后又在心里狠狠骂自己一顿。
很多时候我们不只是自己没勇气踏出去,而是将自己活成了机器,现实中很多父母都说过:你看那谁,公务员铁饭碗,父母有劳保,你在看那谁,和你一起长大的人家现在孩子都多大了,仿佛你不按照这些人的轨迹去生活就不是人一样。
父母总是在以这种爱的唠叨一步步的将你软禁,最后自己只有靠那点微弱的毅力支撑着心中的信念,能撑下去的,父母会说只要你开心什么都好,然后将那些说过的只言片语收回,撑不下去的父母会更加理直气壮的告诉你,我就说你不行偏不听……多少个家庭在这种气氛中渐行渐远。
我绝对不是鼓励大家在家庭中用犀利的言语占上风,而是想让大家在这个迷惑的社会中保持一颗明净的心来掌舵,让自己在生活的旅行中心情舒畅,不要在沿途留下遗憾。同时在将来那个30岁的自己到来之时可以回过头来对曾经的自己说:你没有走错你很棒。同时也能让自己的父母理解自己的蓝图,用行动回答父母:我选择,我无悔。
鸡汤到此为止了,这里插一段关于良心的独白,今天上午夜班下班后在班车几百米外碰见一位聋哑人,拿着一块牌子冲着我走过来,手舞足蹈的跟我比划半天,意思是请求我捐款帮助他,我犹豫了几秒在兜里掏出10元钱给他,还签了字,他也连连挥手道谢离开后我想了一个问题,他到底是不是真的聋哑人,因为马路上这种事儿无论谁都碰到过也被欺骗过,电视曝光更是不计其数,我心里还是有些嘀咕的,但是我还是尽量让自己相信他是真的残障,但是这样的心里安慰太牵强,自己在心里打了半天鼓,最后挤出一句只有自己能听到的话:如果他不是真的哑巴他的良心会受谴责的,管他谴不谴责反正我问心无愧了,也算日行一善,做都做了还考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