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一次聚会中跟我说:“你发现没有,有些人身材虽然好看,穿的服装是名牌,但他的整体形象,仅限于不难看,完全不能凸显服装的品质。”
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她告诉我说,是因为气质不够。
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每天走路拖拖沓沓,一点精神都没有。真的是再好的衣服也穿不出来样子。
我怎么会养成这种习惯?走路拖沓不说,还不会收腹挺胸抬头。想一想,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对大人们要求的“稳重”一词理解有误。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小姑娘要稳重,不要疯疯癫癫的。所以,我理解的“稳重”一词,就是“不乱说,不乱动,慢慢走,不要蹦”。尤其是在人多的地方,更要举止端庄,那就刻意的,一步一步走吧。再加上有咳喘病,家长也不允许快走。时间长了,慢慢的就不会快步走了。
那时也常听大人讲“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可就是不知道那所谓的“相”是什么样子。
一直到后来,我买了一本书,叫《蒙学歌诗》,读到了《弟子规》的有关章节。我常常想,如果小时候,能学学“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就会知道该做的动作做到位,就会逐步养成一个人的威仪。这就是一种该有的“相”。
如果那个时候能学一学“勿 践 阈 ,勿跛 倚 ,勿 箕 踞 ,勿 摇 髀”,就会知道该怎样坐怎样站,要庄严自己。就会知道一个人的形象会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
现在很多电视剧中,对古代人物形象的塑造,都非常成功。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那年花好月正圆》中赵白石就是一个行的端坐的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形象。他能文能武,气宇轩昂,是过去的书生该有的模样。
我片面的理解,如果只读书不练武,或者说叫练形体,是不可能有这种品相的。虽然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但鲁迅笔下的 那个读书人孔乙己却是个例外。他读了很多书,肯定没有读过什么“武功秘籍” 之类,所以没有练过武,因偷盗被人打断腿,最后一副猥琐狼狈相。这种人只能称之为书虫子。他是拿不出什么气质的。
我非常喜欢那些舞蹈演员,走起路来,挺拔轻快,就像跳跃的音符。不会让你感到沉闷。练舞蹈的人都知道,每个动作前要先 “起范儿 ”。那 手与心与眼的配合,堪称完美。这些形象气质俱佳的美人儿,穿什么衣服都是人眼里的风景。
我们也常在电视中看一些传统剧目的演出。注意看,那些演员非常注意 “亮相”。一个演员叫不叫座,和他的亮相应该有一定关系吧?不但要隽美,还必须让人感觉到他眼中透露出的精、气、神,能威慑全场,与众不同。
前几天,我曾看到一群为了参加单位里举行的比赛,而参加太极拳速成学习的医护人员。每天中午,在太极拳老师的带领下,这群人模仿着一个一个的动作。他们要求的是动作整齐, 即达到“形似”即可。
我每一次看他们那些不到位的动作,不是想笑,而是在思考,现在的大部分年轻人,真的都是懒筋缩在一起的。胳膊腿动作伸展不开。眼和手,不能协调。我觉得每一个太极拳的动作,都应该做到:形随意动,气助意行。不光是他们,很多人都做不到。
过去的中医或先生,咱们从电影中看到的,都非常注重自己的气质形象:儒雅,仪表堂堂。他们读书习武练书法,逐步养成由内到外的一种正气。现在很多人也做不到了。
虽然人们会说“人不可貌相”。但你的相貌真的与气质有关。你的气质与你的形象有关。你的形象,又与你的社交有关。又与什么有关?自己可以发挥无限的想象了。
当然,不要光为了穿衣,才去养成与衣品相配的气质。你的气质从哪里来?你可以稍微肥胖,你可以满脸皱纹。但是那双眼睛,一定要透着坚毅,透着自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