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近我宝宝频繁出现的情况,队友说还不是因为脾气随我……我不客气地一个大白眼送给了他。 如果简单归咎于像某个人,所以这样,那就是给娃的行为贴上了合理的标签,无法看到娃的需求,随之也失去了帮助其成长的契机。
面对宝宝看似无厘头的大哭大闹,给予无条件的接纳是第一步。我通常抱着宝宝让他哭个痛快,同时给他描述他当下的情绪和感受,引导他好好感受和它们待在一起的感觉。
今天往小黑板上粘画笔,画笔的磁性不是很大,掉到了地上,宝宝突然烦了,很生气地把画笔扔了一地,大哭起来。突然想到队友的话,意识到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时候,我问自己我为什么会气急败坏地哭。答案显而易见,我感觉到了挫败,挫败=我不行我不好我不被喜欢。
反观生活中宝宝接收到的多是夸赞,即使我多次和老人说少夸(夸奖是有原则的,展开说老人很难get到,还会觉得繁琐,索性就跟他们说少夸,可以多说谢谢),但挡不住隔辈亲,多说无益,也就顺其自然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出现了副作用,及时补救起来。
宝宝哭够了,基本的感受我给他梳理好后,我问宝宝是不是感觉到自己不好才难过生气的,小家伙听完又要哭起来。我急忙说妈妈觉得宝宝生气了哭了依旧很好,因为你本来就很好,事情没有做好没有关系,没有任何影响。当我说这些的时候,宝宝特别平静地在听,状态很快好了起来。
没事儿夸宝宝好,和因为某件事说宝宝好,品一下,是不是很不一样?我们本身都很好,不是因为做成了什么才好的。
妈妈可以本能地觉察到宝宝的情绪和感受因何产生,这太重要了。我很多次在和宝宝描述的过程中,他都会哇地一声哭出来,释放掉残留的情绪。
无法改变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受苦的事实,至少从苦里获得什么我们是可以寻找答案的,在这个过程中大概会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吧。
期待自己努力给宝宝的最大富足是:呵护好与生俱来的本自具足,愿我宝长大后有意识去探索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