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有些活动场合经常要介绍自己的标签,我想了不少,但没有一个是我喜欢的。有一次在网上看完一位三级拆书家写的文章,灵光一现:“拆书家”可以成为我的标签呀。我一直有读书写字的习惯,“拆书家”的标签太符合我的气质了。
于是想重新回到拆书帮的怀抱,找到了离我最近的线下活动——北京紫禁之巅分舵。真的非常近,离我们公司就隔一条街。
2. “复盘”拆书
昨天的活动我特意提前下班到场,共6人一起拆书:Mike,番茄,晴朗,默契,格格和我。
格格是第一次参加活动,我因为很久没有参加过了,也算是第一次参加活动,于是由番茄给我们俩简单介绍了一下拆书帮及流程。
活动的上半场由默契分享,介绍了什么是拆书帮以及怎么拆书。她介绍完以后带我们拆《复盘》中“利用集体智慧准确回顾事实”的内容。7分钟内我写完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和A2(以后我怎么应用)后,主动分享分享了我的拆书,Mike,番茄和晴朗给了我的拆书很专业的点评。
总结他们的点评是:
- I 只提炼了一下内容,没有做诠释。
- A1 的故事性不够,反思不深入,泛泛而谈。
- A2 目标不太明确,没有时间及计划,行动上不可控,细节还可以再优化。
3 “沙盘推演”拆书
下半场是由Mike带大家拆书,主题是“晋升优秀之路的必备技能;PDF(柳传志环)”,主要是带大家如何做沙盘推演。沙盘推演主要有4个步骤:确认目标、推演方案、分析过程和修正目标或方案,Mike围绕这四个步骤带领大家一起拆书。
具体拆书过程不说了。重点说一下拆书过程帮我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拆书中有两个互动环节,第一个是两两一组,具体做什么有点忘了;第二个四人一组,每人提出一个最近困扰自己的问题,选一位组员针对他的问题进行复盘,做一个沙盘推演。
我们四人都说完以后,番茄几乎没有犹豫就推荐用我的问题进行练习,哈哈哈。我有点意外,心理其实有点点不愿意(不愿意面对自己),这么多人来分析我真有点不习惯,不过我还是接受了。我的问题是:
我每年都会做个年计划,刚开始第一个月会经常核对这个计划,但第二个月第三个月慢慢就淡忘了。到年中再检查自己的计划时,发现肯定是不能完成了,于是重新做,几个月后又一看新计划,又没做多少,还是没法完成。就这样,一直持续可好几年。
于是在Mike的主持下,大家轮番对我提问。番茄首先问我做计划有没有原则?这让我想起来张辉最近写的文章《总结与规划月》说到他的计划原则是:
- 与大目标密切相关,对自己的人生非常有意义
- 要非常具体,不能有任何含糊不清
- 是一年365天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 要有一定难度,但又不至于太难
- 要把目标简化到不坚持都不好意思
- 要能每天跟踪进度,有数据可以衡量
- 可以每天公示进度
我仔细想了想,我的计划真是一点原则也没有。后面他们又问了下面这些问题:
- 你的计划有没有拆分?
- 你定这个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 如果不定这个计划对你有什么影响?
还有些问题没有记下来,很可惜,这些问题都戳到了我的痛处。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也慢慢整理出了为什么我的计划总是失败,那是因为这些计划对我其实都不重要,不是我真正需要的,或者是受别人影响而定,或者是做给别人看的。
过程分析完后,Mike针对我做计划总是不能落实的问题让大家给我一些“修正目标”的建议。在这个提建议的过程中,Mike有两点做得特别好:
- 第一点是他建议我用笔记下大家的建议,不论好坏。当提出一个我不太接受的建议我要解释时,Mike只告诉我“先记下”。事后想想他说得非常对。要接受别人的建议是不容易的,尤其我还是一个不愿意面对自己的人。跳出自我,更容易接受自己,也更容易接受别人。
- 第二点是在大家提出到第6个问题后,有点想不出了,Mike不断地鼓励大家:“你一定能提出一个更好地建议是不是?”“好,又有了一个,一定还有更好的是不是?。”“再提一个明建要请大家吃饭,不再试一试吗?”“如果给你100块钱,你愿不愿意再挑战一下?”Mike太厉害了,在这样的鼓励下,大家又提出了6个建议。要不是时间的关系,我想大家应该还能提出更多建议。
上面是番茄,晴朗,格格在短时间给我提出的12条建议:
- 定期对计划复盘。
- 找一个人监督我的计划执行情况。
- 设一个闹钟,到点就回顾自己的计划。
- 向做计划做得好的人请教。
- 向身边的人(老师、朋友)请教。
- 读些励志的东西给自己打鸡血。
- 计划没有完成罚款。
- 完成一个阶段计划后给予奖惩。
- 将计划聚集2~3个,目标不要过多。
- 平常记录自己的困惑,找到最痛点,把解决最痛点当做自己的目标。
- 找一个榜样人物,向他学习。
- 读读《活法》。
非常感谢他们。我也没想到,这次拆书活动,竟意外解决了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
4 从这次活动我学到了什么?
- 最重要的当然是怎么选目标、做计划以及实行。选目标的原则既要在意长期也要关注当前的迫切程度,可以多问“现在我最痛苦的或痛点是什么?”“解决这个痛点对未来有多大的影响?是未来一直受益的吗?”“如果不实现这个目标对我现在有什么影响?对未来有什么影响?”选定目标的计划要做详细分解,至少要拆解到周,每周每月及时复盘。
- 记录很重要。这也是我一直的毛病,不喜欢记录。这次默契让我们记录她分享内容的3个关键字,然后两两分享。我只能从脑子里抓了几个无关紧要的词,而番茄却把最关键的词提取出来了。
- 提问的力量。在Mike带领大家拆书的过程中,有两次他是采用提问题的方式,我觉得效果特别好。好的提问,真的能解决一半问题。
- 要勇敢面对自己。这次拿我做案例来拆书。我发现我的问题是没有意识到或是不敢真实地面对自己,也从没有真正地push过自己,拷问过自己。
- 多视角看自己、看问题。只有跳出自己,客观地、多视角地看问题,才能找到问题的本质。正好李笑来老师在《不切实际常常来自于视角单一》中提供了一个练习多视角思考问题的参考方法。
当我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之时,我常常这样玩:
- 目的、手段、结果:我现在这样想,可能是因为我更关注结果,如果我更关注手段,那我会想什么呢?……
- 过去、现在、将来:我现在这么想,可能是因为我想未来更多一些......,要是我更关注现在,那我会想什么呢?
- 优点、缺点:我刚才想这事儿的时候,我关注它的缺点更多一些;那我要是关注优点更多一些,会想什么呢?
如果我们只能用一个基于自我的焦点思考,通常的结果就是只剩下“羡慕嫉妒恨”。如果我们平时多贪玩一点,多变换一些焦点去关注,就常常产生高质量的思考。
5 趁热打铁
趁热打铁,我决定利用拆书中学到的复盘和沙盘推演,来复盘一下下面三件事。
第一件:为什么我会中断拆书帮的活动?这次参加拆书帮活动的计划是什么?
我先试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 当初参加活动有什么目标吗?
- 参加完后是什么感觉?
- 与当初参加活动的人有链接吗?
当初参加拆书帮的活动,没有任何目标,只是抱着一种体验一下不同读书方法的想法。参加完几次活动后,因为没有领略到其中的精髓,感觉从拆书中没有学到什么。另外因为自己不善于社交,几次活动后感觉自己还是游离于拆书圈子之外,感觉没有认同感。所以渐渐我就淡出了。
这次为什么要参加?以后参加拆书帮的计划是什么?如果出现意外情况怎么办?
(确认目标)本文前面已经说了,这次参加拆书帮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成为拆书家,我要尽量争取在2019年成为三级拆书家。成为拆书家对我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自己能力可以得到提升,还可以帮助他人,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在公司带领大家一起拆书。
(推演方案)成为拆书家我的计划大概是这样的(拆书家的晋级细节不太了解,后续再做调整):
- 马上参加RIA训练营,成为会员。
- 每个月至少参加2场线下拆书活动。
- 链接三级拆书家如默契和Mike等。
(分析过程)RIA训练营已经报名。我们公司离北京紫禁之巅分舵的活动现场很近,所以每个月至少参加2场线下拆书活动是没有问题的。至于链接拆书家,反正昨晚的拆书给我感觉很好,我当场对Mike承诺说要写一篇关于昨晚拆书活动的文章(也就是本篇),文章写好后,又可以多一次互动,我现在做的这个沙盘推演,向他再请教请教,一来二去,至少混个脸熟了,另外,随着以后参加活动的次数增加,应该会认识更多的朋友的。
(修正目标或方案)目标不需要修正,整个执行过程需要监督和鼓励,因为可能在执行过程中热情没了就又没有下文了(经常干这样的事),所以要有预备方案。
- 为了避免成为拆书家的热情没有了,所以要赋予这件事一点意义,没动力了时可以看看。那成为拆书家的意义是什么?在公司带领大家一起读书拆书,把学习和成长的氛围建设起来(这个很重要);我需要一个标签,也需要继续成长;最重要的是能掌握一种以后一直受益的能力。
- 每个月参加拆书等活动的目标没有完成,在群里发50元红包。
- 适当的时候找一位拆书家当导师。